第五十章 妖孽
��
太宗皇帝还为太子时,高祖皇帝诏允他建立天策府,作为东宫的统军府,位在武官各官府之上。大唐帝国统一北方后,南下灭梁朝统一中原,打败鲜卑突厥进犯,平定西域北疆,天策府立功至伟——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出自天策府。
太宗登基为帝后,取消了天策府的军府之职,更名为天策武院,作为帝国的武弼之府,专门培养宗室子弟和忠诚于皇室的统兵将领。至高宗皇帝铁血亲政后,又将天策武院更名为天策书院,在武学之外,设立文院,专门为皇室培育文弼之才。可以说,陇西李氏能在甲姓世家势力强盛下仍然稳如磐石的统治帝国,与天策书院代代培育出忠诚于皇室的文武英才是分不开的,而皇族子弟代代都有英杰出。
高宗皇帝下诏规定,皇族子女六岁后均可入天策书院,成为天策预备生,三年后进行入院考核,淘汰十分残酷,基本刷下一大半,通过的才成为天策书院的正式学生。三年后又进行晋级考核,通过的晋级“天策普士”,未通过的淘汰出书院,基本又刷下一半。十五岁时进行“天策良士”的考核,未通过者淘汰。能顺利晋级成为“天策良士”的,便可称为皇族少年一辈中的佼佼者了。
而在良士之上,还有策士、辅士、弼士、卿士、师士、国士六级,后三者更是书院的核心,无一不是卓绝者,一旦入朝为官,便是帝国重臣。仅以卿士为例,武卿士入官,授任品阶从正三品上的怀化大将军起,文卿士入官,授任品阶从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起。清川郡主就是天策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卿士,而且是文武两卿士,是皇族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
在各个世家眼中,这位郡主绝对是重量级人物。
兰陵萧氏的疾风馆将她与太子、齐王列为同等级的情报对象。
按照疾风馆安北分部递来的情报,这位郡主应该正在安北都护府践习,怎会到了威州?
是私访还是明至?
若是私访,那是郡主与韦蕴私人的交谊,萧琮管不着,但疾风馆以往的情报并未显示这位郡主与韦蕴有任何来往。
若是明至……
萧琮挑了下眉,道:“都督府并未接到郡主来河西军践习的谕令。”
按天策书院之制,武学学子升级策士后便要在各地军中践习,兵部下达皇帝签署的践习令。若是至河西军践习,兵部应发谕令给河西大都督府,由大都督府安排才合程序——清川郡主私至威胜军为何?
韦蕴脸色凝重道:“郡主先前是在安北都护府的忠锐军践习,两天前率游奕营巡查燕鸣河遇袭,因遇袭的地点邻近威州横马哨,郡主遣了侍卫�
太宗皇帝还为太子时,高祖皇帝诏允他建立天策府,作为东宫的统军府,位在武官各官府之上。大唐帝国统一北方后,南下灭梁朝统一中原,打败鲜卑突厥进犯,平定西域北疆,天策府立功至伟——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有三分之二都是出自天策府。
太宗登基为帝后,取消了天策府的军府之职,更名为天策武院,作为帝国的武弼之府,专门培养宗室子弟和忠诚于皇室的统兵将领。至高宗皇帝铁血亲政后,又将天策武院更名为天策书院,在武学之外,设立文院,专门为皇室培育文弼之才。可以说,陇西李氏能在甲姓世家势力强盛下仍然稳如磐石的统治帝国,与天策书院代代培育出忠诚于皇室的文武英才是分不开的,而皇族子弟代代都有英杰出。
高宗皇帝下诏规定,皇族子女六岁后均可入天策书院,成为天策预备生,三年后进行入院考核,淘汰十分残酷,基本刷下一大半,通过的才成为天策书院的正式学生。三年后又进行晋级考核,通过的晋级“天策普士”,未通过的淘汰出书院,基本又刷下一半。十五岁时进行“天策良士”的考核,未通过者淘汰。能顺利晋级成为“天策良士”的,便可称为皇族少年一辈中的佼佼者了。
而在良士之上,还有策士、辅士、弼士、卿士、师士、国士六级,后三者更是书院的核心,无一不是卓绝者,一旦入朝为官,便是帝国重臣。仅以卿士为例,武卿士入官,授任品阶从正三品上的怀化大将军起,文卿士入官,授任品阶从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起。清川郡主就是天策书院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卿士,而且是文武两卿士,是皇族年轻一辈的领军人物。
在各个世家眼中,这位郡主绝对是重量级人物。
兰陵萧氏的疾风馆将她与太子、齐王列为同等级的情报对象。
按照疾风馆安北分部递来的情报,这位郡主应该正在安北都护府践习,怎会到了威州?
是私访还是明至?
若是私访,那是郡主与韦蕴私人的交谊,萧琮管不着,但疾风馆以往的情报并未显示这位郡主与韦蕴有任何来往。
若是明至……
萧琮挑了下眉,道:“都督府并未接到郡主来河西军践习的谕令。”
按天策书院之制,武学学子升级策士后便要在各地军中践习,兵部下达皇帝签署的践习令。若是至河西军践习,兵部应发谕令给河西大都督府,由大都督府安排才合程序——清川郡主私至威胜军为何?
韦蕴脸色凝重道:“郡主先前是在安北都护府的忠锐军践习,两天前率游奕营巡查燕鸣河遇袭,因遇袭的地点邻近威州横马哨,郡主遣了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