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回家
这里。仓库很大,每一季收获后,村民们在仓库里先把稻谷用风车扇上一遍,去掉秕谷,颗粒最饱满的拿去粮管所交公粮,剩下次一等的等会计算好账后才统一分给队员们。

  那个年代的农民非常实诚,交给国家的公粮都是最好的,绝对不会有弄虚作假的事情发生。

  赵芸香所在的小队是第一队,晒谷场旁的屋子比别的小队多了一间。除了大仓库和工具间,剩下的一间刷了白灰,整的亮堂堂的,是周家村的大队队部办公室。

  平时,大队长周春亮和村会计周志刚就在这里办公。

  第一小队有四十来户人家,周家老太婆吴金凤和周家几兄弟都在这个小队里。

  赵芸香还在半路上的时候,分粮食的仓库里已经吵成了一锅粥。

  事情的起因正是吴金凤。

  刚吃完中饭,队员们就来到了晒谷场。今天除了分粮食,还要分钱,队员们心里都很激动。

  农村里的日子苦啊!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辛苦苦干一年后,到快过年的时候手里才能有几个活钱。粮食也是一样,大头的都是到年底才分,哪一家平时不够粮食吃,就去找队里借。生产队长会根据每一家的实际情况,让村里的会计做见证,借给队员们赖以活命的粮食。

  生产队长的权利很大,如果是偷奸耍滑的队员,生产队长有权利不借粮或者少借粮给他(她)家。对于干活勤快做事任劳任怨的队员,队长也会照看多几分。

  正因为队长手上有这些权利,平时安排队员出工,也没人敢偷奸耍滑,更没有不听指挥的事情发生。

  年底分粮食的时候,会计在分粮前,计算好每家应该分的粮食,再看着每家的借条,把队里借出去的粮食统一扣回来。

  每个小队总会有几户特别困难的家庭,有的是因为家里劳动力不足,老人孩子多;有的是因为家里有病人,把一大家子拖累了。到了年底分粮,这些困难户扣掉了平时向队里借的,根本不剩一星半点,甚至还要倒找补给队里粮食或钱。

  第一小队也是这样。每年分粮的时候,总会有几家哭穷,队里也会看着各家的情况做出一些应对措施。

  第一小队今天分粮一点都不顺利。

  秋香婶子家是第一小队出了名的困难户。秋香的男人周其家是第一小队的耕田手。

  农村里耕田用的是牛力和人力的结合。在老黄牛身上套上耕田用的犁,耕田手站在犁上,手拿皮鞭,时不时抽打一下,控制好牛走的方向。

  黑油油的泥土在铁铧犁的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