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杨家的慕容筱筱
  每天早晨,刘成渝会在山顶鸿音钟声响起之前醒来,他早早的出门,此刻太阳大半藏在山里,正是万物初醒之时,草叶上的露珠闪亮,往常这个时候他有足够的时间吞吐气息,不过今天会有一批新弟子来报道,他要负责登记。

  他打开院门,关上一扇,只留一个小小的出口,随后又将书桌移到门口挡住那唯一的空隙,这样桌前就正好只留一个人的位置。

  这样做为了防止一些顽皮的新弟子插队或者是一股脑拥到自己面前,叽叽喳喳的乱成一团,等到研墨的时候才想起今天来的大都是“山上的弟子”,大都懂些规矩,不会乱来。

  他将身子端正,将墨条垂直立在砚台上,不紧不慢的在砚上打着圈儿,磨个十几圈就又加上一点清水,整个过程钟墨条都笔直的在砚上,有时微微斜了一点也被他很快纠正过来,直到黏稠的墨汁盖满了砚池底才停手。

  刘成渝没有去细看墨汁的浓淡,他对自己磨墨的功夫很有自信,同样的在整个过程中也很专心,以至于抬头才发现宗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到了自己面前。

  刘成渝手一抖,差点将手中的墨条掉在桌上,但十数年的修道让他很快镇定下来。

  “拜见宗师。”他站起身,恭敬地抱拳,心中对宗师的突然到访不解。

  “嗯,你磨墨的功夫不错。”杨丘山夸了他一句,刘成渝却感到脸上有些发烫,自己修道已有十余年却连最基本的第一境都没有迈过去,因而只能在山下负责杂务。

  “这个孩子会在这里修习。”杨丘山将徐生推到桌前,刘成渝这才注意到门板边刚才还站着一个小孩,宗师不是只有一个孙女吗?他在心里这么想着,手上却不会怠慢,手指利索的翻到空白的一页,羊毫笔在最开始一行用正楷写下“天熙元年嵩山四十九代弟子”,随后转头看向徐生,

  “叫什么名字?”

  “徐生。”

  “具体一点。”刘成渝没有落笔,墨水一沾上就改动不了,这是为了防止写上同音的字,在宗门名薄上写错字在他看来是不可原谅的错误。

  “徐王朝的徐,花生的生。”来自偏远小镇的男孩好一会才想到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名字。

  于是刘成渝紧挨着第一行一笔一划写下了徐生两个字,徐生紧紧盯着笔尖,随着两个字写完,他感到自己和这个地方有了一丝的连结。

  “好了,从此以后你就是嵩山弟子了,那这是你的...”刘成渝从百宝囊中拿出一把长剑,剑鞘徐生眼睛一亮,抬手想去接住,但是宗师拦住了他。

  “再等些日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