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路怒症惹不起
  大秦换了主人了,对于全天下的诸侯来说,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因为他们干的就是反秦勾当,将来的对手是龙还是虫,直接影响着所有人的前程。

  虞周比这些人知道的多一些,脸上全是苦涩,他在心里掐着指头算过之后发现,倒霉的胡亥坐上皇位还不到一年就去了,形势对义军来说很不利。

  因为大秦被祸害的程度还不深,义军的势力还没积攒足……

  别看所谓的六国吵吵的凶,真要论打,只要子婴不是胡亥那样昏头至极的混球,那些诸侯捆在一起都不够秦人嚼谷的,九原军可以把他们吊起来打个百八十遍!

  那么子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一张贴满咸阳的告示摆在案头,更让人心底发苦了……

  税赋降下来了,苛政与苦役大幅减少了,蒙恬被释放了……

  这三条,哪一条都像鞭子一样抽在众人心上,一个劲的发紧。

  蒙恬,能文能武忠心耿耿,昔日六国的噩梦,从始至今的匈奴克星,不夸张的说,一万军队到了他的手里能发挥十万大军的威力,十万精锐更是胜过百万雄师!

  名将这样的形容显得太过单薄,不客气的说,蒙恬就跟他所筑造的长城一样守护着大秦,宛如中流砥柱。

  天下能与之争锋的有几人?身在义军的又有几人?

  不敢想……

  另外两条更是釜底抽薪,天下仅在短短几个月内变得分崩离析是为什么?一夜之间诸侯并起又是为什么?函谷关那样的雄关,周文凭什么带着一群乌合之众攻破?

  因为天下苦秦久矣,许多义军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刚把旗号亮出来便会引得官民争相来投,开城叛秦的官吏不知几何,揭竿相随的黔首数不胜数……

  现在好了,子婴连番举措皆是仁政,这一手使得义军出师的名分更加单薄,以后再行征战,跟有道伐无道什么的扯不上关系了,就是单纯的复兴六国。

  这样一来,获取百姓支持和征兵的难度大大增加,恐怕再也不会有短短时日聚起数十万大军兵临函谷的事情发生了。

  百姓是健忘的,一年的好就能忘却十年不好,有了不用提着脑袋也能活下去的路子,谁还愿意拿命出来耍?

  至于心怀故国的旧民,也有,但是这样的人与全天下比起来还是少数,大秦的天空笼罩了这片大地十多年,这至少是一代人的时间了……

  楚军的大帐一会儿沉默一会儿争吵,所讨论的不外乎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