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一切都没变
 唯一不同的是,此时火星上的海洋刚刚诞生不久,还没有足够的时间聚集盐分,所以此时的火星海洋是一个标准的淡水海洋。

  火星大气的初步成型,让大规模移民的条件成熟,火星移民终于彻底告别了呼吸面罩和氧气系统,可以自由的在室外活动了。

  在首相的调动和协调下,大袁帝国城乡各处,到处都张贴着移民广告,强大的宣传机器开动起来,每天都有海量的人群前往各地的火星办事处登记移民。

  大袁帝国别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突然有一整个星球可以移民,到了就发房子,政府负责安排工作,还有安家费,公费探亲旅游,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好事。

  第一批火星移民已经安家落户,在火星小有根基,他们成为移民工作中的宣传重点,他们的现身说法,对家乡人们的说服力最大。

  毕竟电视上宣传的成功故事里,如果出现隔壁家老王的儿子的同学的二姨夫的身影,那肯定会让家乡人有与荣焉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冒出比较之心,那小子能成,我也没问题吧?他能有好日子过,我去了火星也可以!

  火星移民缺口几乎是无穷大,有一整个火星在那里,就是把大袁帝国全盘端过去,仍然会有地广人稀之虑。所以火星这边几乎是来着不拒,无论你是什么条件,只要愿意来火星,全都欢迎。

  火星这边来着不拒,大袁帝国则是兴高采烈的甩包袱,专门在老少边穷地区清理平困人口。

  那些山区村寨,生存条件恶化的村寨,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一直无法改善的贫困地区,都成了组织动员移民的重点区域。

  政府工作人员定点承包,一个工作组对应一个贫困村,直接进入当地村寨,整天的找人做工作,宣讲政策,动员这些村寨整体移民。

  不仅平困人口成为动员移民的主要目标,那些低端人口,失业人员同样成为重点劝导对象。

  大袁帝国的生物文明已经推进多年,很多行业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失业人口,本来为了提高国家竞争力,转换文明模式,这个转型的阵痛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现在火月帝国冒出来说需要大量移民,正好是帮忙解决产业调整导致的失业人口问题,一个个受到生物文明巨大冲击的行业,开始大规模动员那些破产和关闭企业的员工们移民火星。

  大袁帝国政府充分调动起国家机器,从媒体宣传上,到街头广告标语,一直到社区人员入户走访,从各个层面各个角度全方位做工作,很快召集起为数众多的移民人口。

  大袁帝国各地每天都有大量的宇宙战舰起降,一艘艘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