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家宴
�着一盘盘精致的菜肴进来,王姨娘等几个姨娘便忙着布菜安置,几个兄弟姐妹纷纷向大公子道贺,一场盛宴倒也吃得热闹。
酒宴正酣,一个管事走进来,在丞相耳边耳语几声。童丞相闻言皱了皱眉,放下酒杯,对众人道:“你们接着吃,不用管我。”
看丈夫中途离席,裴夫人叫过那个管事问道:“怎么回事儿”
那管事唯唯诺诺的回答:“是工部尚书崔大人到访,说是有要事找相爷商议。”
不等裴夫人说话,童广修便接话道:“他来做什么,难不成还想让我爹帮他说话不成太子爷正想找这位崔大人的错处呢,没想到他们自己撞上来了。这次,只怕这位崔大人想轻易脱身是不太可能了。”
裴夫人没听说崔大人的事儿,见几个孩子都好奇的打听,便没拦着儿子。童广修便将这工部尚书崔佑道的事情跟大家粗略讲了一遍。
听到工部尚书四个字,姜墨言便停下筷子,仔细听他们说话。
原来那崔佑道是原丞相百里趋的门生。百里趋正是圣上最宠爱的荣贵妃之父、二皇子的亲外祖,在朝为相数载,门生无数,为二皇子拉了很多支持者,而崔佑道就是其中之一。
东煌濒临大海,国内河道纵横,常有水患发生,这修河筑堤便成了每年朝中的大事之一,耗资巨大。这崔佑道在工部尚书任上多年,又有二皇子的庇佑,克扣冒领的修河银子不计其数,一直是二皇子的小金库。五年前,皇帝指了崔佑道的长女为二皇子妃后,崔佑道更是成了铁杆的二皇子党。
太子身为东煌储君,眼看着二皇子和荣国公府做大,心中甚是忌惮。奈何二皇子聪慧谨慎,又有荣国公在背后出谋划策,再加上一干朝臣在后面支持,这几年竟有赶超太子趋势。太子无奈抓不住二皇子的把柄,便只能从二皇子身边的人身上下手。
说来也巧,今年汛期之前,工部又从户部要来大批修河银子修河开渠。
也是该着出事儿,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刚修好的堤坝被雨水一浇,就塌陷了几个口子。成片的良田瞬间汪洋一片,很多人携家带口,外出逃荒。更有许多河工被洪水冲走,许多人家家破人亡。
其中一个姓冯的河工,堤坝塌陷之时被重物砸中,侥幸的是旁边一块浮木救了他一命。等他回到家中,这个本就困顿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冯河工挣的那点铜板根本不够抓药治病的。
她的妻子被逼无奈,也不知道得了谁的指点,跑到县衙把工头给告了,说是工头克扣河工工钱不说,伤残了还没有抚恤银子。
这事正好让下来巡视的知抚知道了。这个知抚正想�
酒宴正酣,一个管事走进来,在丞相耳边耳语几声。童丞相闻言皱了皱眉,放下酒杯,对众人道:“你们接着吃,不用管我。”
看丈夫中途离席,裴夫人叫过那个管事问道:“怎么回事儿”
那管事唯唯诺诺的回答:“是工部尚书崔大人到访,说是有要事找相爷商议。”
不等裴夫人说话,童广修便接话道:“他来做什么,难不成还想让我爹帮他说话不成太子爷正想找这位崔大人的错处呢,没想到他们自己撞上来了。这次,只怕这位崔大人想轻易脱身是不太可能了。”
裴夫人没听说崔大人的事儿,见几个孩子都好奇的打听,便没拦着儿子。童广修便将这工部尚书崔佑道的事情跟大家粗略讲了一遍。
听到工部尚书四个字,姜墨言便停下筷子,仔细听他们说话。
原来那崔佑道是原丞相百里趋的门生。百里趋正是圣上最宠爱的荣贵妃之父、二皇子的亲外祖,在朝为相数载,门生无数,为二皇子拉了很多支持者,而崔佑道就是其中之一。
东煌濒临大海,国内河道纵横,常有水患发生,这修河筑堤便成了每年朝中的大事之一,耗资巨大。这崔佑道在工部尚书任上多年,又有二皇子的庇佑,克扣冒领的修河银子不计其数,一直是二皇子的小金库。五年前,皇帝指了崔佑道的长女为二皇子妃后,崔佑道更是成了铁杆的二皇子党。
太子身为东煌储君,眼看着二皇子和荣国公府做大,心中甚是忌惮。奈何二皇子聪慧谨慎,又有荣国公在背后出谋划策,再加上一干朝臣在后面支持,这几年竟有赶超太子趋势。太子无奈抓不住二皇子的把柄,便只能从二皇子身边的人身上下手。
说来也巧,今年汛期之前,工部又从户部要来大批修河银子修河开渠。
也是该着出事儿,今年的雨水特别多。刚修好的堤坝被雨水一浇,就塌陷了几个口子。成片的良田瞬间汪洋一片,很多人携家带口,外出逃荒。更有许多河工被洪水冲走,许多人家家破人亡。
其中一个姓冯的河工,堤坝塌陷之时被重物砸中,侥幸的是旁边一块浮木救了他一命。等他回到家中,这个本就困顿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冯河工挣的那点铜板根本不够抓药治病的。
她的妻子被逼无奈,也不知道得了谁的指点,跑到县衙把工头给告了,说是工头克扣河工工钱不说,伤残了还没有抚恤银子。
这事正好让下来巡视的知抚知道了。这个知抚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