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试,只要你努力了就有成绩,就算这门失败了,还有下门做弥补。典考只能拼实力,拼运气,拼考官口味。

  文章这种东西千人千面,也许主考官一句不妥,一个书生十余年的寒窗苦读便白费了。实在太残忍。

  且,便是这样通过重重磨难脱颖而出的,除了三鼎甲能冒一冒头之外,其他人多得从末官开始爬。很多人一辈子都摸不到正五品的位子,而白鹭书院很多学子一毕业,年纪轻轻就已经坐上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位子。

  白鹭书院和西山书院的学制都是三到十年。

  也就是说,男子至少得念三年,才有资格被举荐。超过十年则被强制毕业。而在此期间,你可以一直在学校等机会,吃住都可以住在学校。对举荐的职位不满,也可以辞官回来重新等待机会。

  黎宛涵还记得黎宛沐给她说,白鹭书院住房很紧张,把李清旭都逼到山上去住了。当时她都不敢相信,那么大的白鹭书院,几乎圈了一半徐合山的白鹭书院,居然会住不下。

  这么一深入了解,黎宛涵就秒懂了。

  白鹭书院虽从未限制平民参考,但白鹭书院注定只能是权贵富贾的子女参考。

  且不说琴棋书画,马术舞蹈这些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才能培养出来的技能。

  单白鹭书院每科一百多两银子的报名费很多人都交不起,八科共考下来,近一千的银子。哪是平民百姓家可以负担的起的。

  黎宛涵心情复杂,忽然想到什么:“那大哥当初是哪里来的钱报名?”

  因为要核校学生的家世年龄,还有一列考试的应筹安排,白鹭书院的考试都是提前一年报名的,而且还是全额付款,恕不欠账。

  可九岁的黎廷玓哪里来的那么多钱,总不会是孟姨娘给的吧?

  “可不是么。”林秀茹道:“要不然韦侯爷那个时候能咬着咱们家不放。无非就是觉得咱们私下资助你大哥。天地良心,我可是你大哥都拿到红卷了,才知道他去考试了...”

  不服气都不行,真的好厉害啊。

  时隔五年,黎宛涵再一次认识到黎廷玓的强大。他竟然凭一己之力,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做的那么好。她完全想象不来,黎廷玓是怎么样一边打工一边学习的。

  哦,不对。这不是现代,没有兼职可做。即便是有,也不会让一个几岁的孩子去做。

  何况,在这个十两都能让一个普通家庭嚼用一整年的年代,黎廷玓从哪里去赚一千两。

  黎治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