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吾道不孤(中)
�从中诞生。

  人人都觉得死后上天堂是大功德,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可如果人人都能吃饱饭,都能满足物质需求,谁会想到死,谁会想上天堂。

  在狼烟四起、饿殍遍野、易子相食的年代,如果你对别人说“你一定能上天堂”,那么对方一定眼睛重焕生机,焕发出光彩。

  活着看不到希望,活着是痛苦,如果死后能进入一个佛教里描述的极乐世界,那么,一死又何妨。

  ——愿天堂里没有病痛。

  可若是在现代,在这浮躁的年代,你对别人说“你会上天堂”,你一定能迎来一大耳光,被别人骂回来“你才上天堂,你全家都上天堂。”

  这便是信仰的由来。

  那么,到了当今社会,因为人人都能吃饱穿暖,没有人想上天堂,只想活着好好享受一把,多赚点钱。

  这时候,信仰这种东西便渐渐消失。

  和平年代不需要宗教来救渡世人,但是,不代表人们不再需要信仰。

  有的人活着沉沦进凡尘的业障,只顾着升官发财,干尽丧尽天良的坏事,还叫嚣着老天爷都收不了,没人能抓得了他。

  这种人只剩下一身皮囊,空一副躯壳,没有精神信仰,宛如魔鬼。

  然而,到了晚年疾病缠身,或者亏心事做多了,但是真的要来报应了,知道害怕了,便开始掏大笔钱给菩萨塑金身,每个月跑去庙里进香,磕头比谁都要勤快。

  不可谓可悲的一生。

  与这些人刚好相反的,便是老杨这种人。

  老杨不贪钱,不贪功,不贪利,踏实过着自己喜欢的日子。

  在别人都被钱财驱使当奴隶的时候,老杨过着他无忧无虑的潇洒日子,大鱼大肉是一天的过,粗茶淡饭也是一天的过。

  有的人不大鱼大肉吃山珍海味便觉得枉此一生,他们不满足吃粗茶淡饭,可老杨不计较口腹之欲,他唯一的一个爱好,就是干泥水匠,享受砌房子的过程,享受实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过程。

  这便是他的信仰。

  别人看不懂,无法理解他当初的选择,老杨觉得也不需要再给别人解释,过好自己的日子,足矣。

  任凭世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又如何??

  只需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