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她的请求
��这方面要怎么经营嘛?” “有很多计划啊!”陈文不假思索的点了点头:“不过都得因地制宜,主要是看场地怎么运用,得挑选出一个比较合适的方案,而且最主要的是得结合本地的特色。” “比如呢?”赵琳仙的表情有点纠结,明显欲言又止的那种。 “琳仙姐,你到底有什么事?”陈文也不想和她说些客套话,满面真诚的说:“你有什么想法可以和我直接说,我们之间的关系有必要那么客气吗?” 之间的关系,听起来似乎很亲密,不过事实上什么都没有多少有些尴尬。 “那个竹节酒,你觉得怎么样?”赵琳仙终于正声说:“这两天我看你喝了不少,如果那些酒放在你那边销售的话,可以吗?” “心有灵犀一点通啊。”陈文一拍手,开心的笑道:“琳仙姐,我正想找机会和你说这事呢,竹节酒满有特色的,不过我问了老人组那边,似乎现在还种那个的不多吧。” 竹节酒确实本地特色,但在本地也渐渐没落,大多是过年过节祭祀祖宗的时候才会弄上两节。 就像是祭祀祖先的纸钱,初一十五大卖,其他时候无人问津。 这个比如似乎也不恰当,应该说这是中秋的月饼,端午的粽子,时节性太强了。 凭心而论最大的卖点是新奇,不否认口感确实也不错,但和真正的好酒一比也略是逊色,唯一的做用就是满足猎奇心理。 现在瓶装白酒那么多,啤酒也很风靡,竹节酒这种传统的东西多少受到了影响,在方便快捷这一点上就是完败。 陈文的计划书里已经分析过了,凡事有利就有弊,任何你觉得好的东西都该逆向思考,重点去分析出这东西的弊端所在,规避一切可能出现的风险。 竹节酒的酿造也很<u>麻烦</u>,要弄这个你首先得有竹林,在农村也不是说家家户户都有这条件。 而且<u>那根</u>成年的<u>大竹</u>子,最多酿一到两节的酒,这在根本上就限制了竹节酒的产量,因为收获的时候你必须把竹子砍掉。 再一个竹节酒你得懂怎么弄,自家酿的米酒怎么guàn到竹节里也是个手艺,而且得一年后饮用才能泡出竹子的那个清香。 陈文得到信息汇总了一下,最大的难处就是竹节酒的批量生产问题,一年的周期意味着自己就算下定单也没那么快拿到货。 而种竹节酒大多是散户,弄上几颗补贴家用的那种特别零散,想要大量采购的话不切实际。 就算有竹林的,靠的也是竹笋的收入,总的来说竹节酒这东西的价格很低,起码没高到可以发展成规模的地步。 “是不多,挨家挨户的收其实也可以。”赵琳仙扭捏了一下,说:“这东西本地人就过年的过节的时候买上几节,但种的人也不少,就是想大批量收的话其实不多。” 不过安蕾的娘家就种这个,记得之前赵琳仙就提过这事。 赵琳仙有些不好意思的说:“如果你确定这个可以的话,安蕾那边有不少的竹节酒,你看看能不能帮她卖掉。” “什么情况,你和我说说。”陈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