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入门试炼⑩之解诗
  “众里寻她千百度:(他)对着众多走过的女人一一辨认(但没有一个是他所等待的意中人)。”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偶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站立在昏黑的幽暗之处。”

  “此处,“灯火阑珊”勿作“良夜将逝”解,“灯火阑珊”虽然是灯火渐渐散尽的意思,但这儿说的是天空飘洒下来的礼花,快接近地面时早已熄灭散尽,所以即使头上有流光溢彩,站立的地方却是昏暗的。”

  “这首诗虽然没有刚才的直白,但也晦涩无比,并非轻易能懂的。”儒服老者想着,开口道。“同样可以以隐喻、借代而解!在这死阵之中,眼看是一片繁华,他却到处寻觅!”

  “当然,寻觅的不是意中人了,而且出口。在他蓦然回首之间,圣院显象,出口于是显露出来!”

  “而我个人还有另外的见解,我觉得::站在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是对他自己的一种写照。因为那是严独酌啊,他不受重用,文韬武略施展不出,心中怀着一种无比惆怅之感,所以只能在一旁孤芳自赏。也就像站在热闹氛围之外的那个人一样,给人一种清高不落俗套的感觉,体现了受冷落后不肯同流合污的高士之风。”

  “全文主要运用了反衬的表现手法,表达出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追求(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这首词,何尝又不是在吟咏自己呢?”

  “所以严君弘作这诗不光为了找出口,也是能够发牢骚!”大佬这般理解道。

  “莫须是。”儒服老者只好答道。“此词一出,上元节再无佳作啊!”

  “什么莫须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到底是不是?”大佬不高兴了。

  “这个~~只有当事人最为清楚了。”儒服老者无奈道。“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一瞬的美好境界。”

  “也对!”大佬不为难他。“那下一首吧!”

  “这《游山西村》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儒服老者解释道。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丰收欢悦的气象,描写丰收年景,农民热情好客的淳厚品行。”

  “颔联可是点睛之笔,原本以这一联足以召开通道,于迷阵中破阵!这句描绘了山环水绕,草木自渐浓郁,蜿蜒的山径也越来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无路可走之际,突然看见绿柳飘飘,花团锦簇,一个村庄出现在眼前。本联富深刻的哲理于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希望。而在那时,正如严君弘在迷境中殷切盼望那般,出路可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