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安身难立命
  余慧和系统谈妥了,这时又听到燕婉对他道。“我记得,你曾说想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确实!”余慧轻轻点头。“其实,我真不是一个好人啊!”

  燕婉点头。“我知道,可是,在你身边让人很安心。”

  头上,黑云凝结;

  脚下,人头涌动。

  余慧无奈叹息一声,其实自己当初是选择了站到曾云身边,这何尝不是作出选择了。

  当下,余慧朝曾云作长辑,声传全城。“此值全城危难之际,邪魔作祟之时,晚辈岂可置身事外?愿与康城共存亡,愿与曾云先生共存亡!”

  曾云感慨:“昔有曹翙于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国恒亡,士将不存!今日君可与之比肩也!”

  曹翙?

  余慧想了一下,原来是曹刿

  古代的繁体字会让人误会的,所以后人有了这两个不同说法。

  此人生卒年不详,春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曹刿是周文王第六子曹叔振铎的后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

  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那个时候,说是国难当头未尝不可啊!

  春秋齐国的厉害大家都知道,那可是大国之一啊!

  齐王的厉害那么大家更应该知道了,齐桓公!

  可否记得,那位春秋五霸之一!

  《曹刿论战》这篇选自《左传》鲁庄公十年:

  曹刿是周文王儿子曹叔振铎的后人。

  鲁庄公十年,齐桓公不顾主政大夫管仲的竭力劝阻,派高傒、鲍叔牙、公子雍率大军伐鲁。

  此前,齐、鲁几次交战,鲁国都被打败。

  闻听齐大军压境,鲁庄公和群臣大惊失色,不知所措。

  可以想象,以当时形势,鲁国国亡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然而这时,一直隐居梁甫山的曹刿求见庄公,主动提出为抵抗齐军出谋划策。

  曹刿他站出来了!

  正是他的力挽狂澜使鲁国免遭大劫!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事了拂衣去,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