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表里不一
  老先生家里人才挤挤,他看着觉得简直可以挤出翔了!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再挤进去的话估计翔都要挤干净了。

  而少年还是执著挤了进去请教学问。

  老先生是个碉堡的人物,看不起下面这群青铜渣渣一般,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少年却是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少年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回复;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少年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

  ……

  渐渐的,少年刻苦勤学,已经满腹经纶,也到了弱冠之年。

  但是命途多舛,前途渺茫。

  他走于苍茫大山,他漂泊于大江激流,他宿于大地,他仰望星空……

  少年这走一路,求学一路,本就家贫,盘缠无几了,难以实现胸怀。

  求学之期,还要为了盘缠伤神伤脑,难以名状。

  有一****穷困潦倒之际,去了一个酒馆,对老板说,我作诗给大家听,你赏我一点酒喝吧。

  老板说,这酒你拿去吧,别在我酒馆作诗了!

  少年灰溜溜走了,拿着酒壶走了。

  时值中秋佳节,一派热闹非凡景象,长街欢腾。然而少年形单影只一人,无比落寞,孤单。

  他走去了万花丛中,鲜花盛开,月亮投在他身上,影子拉的好长好长!

  此情此景,融情于景。

  少年只得举杯邀明月,与月亮,与自己影子相伴,作出了这首后来名扬苍原的《月下独酌》,也成就了少年的独酌之名,世称“严独酌”!

  弱冠之龄,因求学问道,少年尚无功名。

  这一日都督设宴,宴请全城,少年便去了。

  只是这一次一如酒馆,面对四周的嘲笑讥讽他已经习以为常了,一步步走下滕王阁。

  大家难以想象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走下了滕王阁的,只是看着那道走下楼梯的身影就令人心碎,仿佛梦想破裂。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难得封侯。

  使贾谊遭受委屈,贬于长沙,并不是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难道不是政治昌明的时代?

  想起种种,这十多年钻研学问的场景历历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