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善意之举
 十多张桌子的客人,很快走了大半。

  剩下的几个人,坐在那也是长吁短叹,纷纷感叹着在外拼搏的不易,家中妻儿的牵挂……

  不多时,余慧便来到了一家米行。

  这出门一趟啊,衣食住行啥都得自己解决了啊。还游学,游泥煤!

  还是家里好啊,家里就是温柔乡,家里就是英雄冢!

  这住客栈固然省事儿,可它不省钱啊!

  余慧后来就明白了这个道理,省钱的事情不省时间,省时间的事情也就不省钱!

  于是后世有了名言:时间就是金钱!

  米行占据了当街的两间屋子,生意很是红火,一个伙计里里外外忙个不停。

  年过半百的米行老板正在柜台上打着算盘,老板娘也在招呼客人。

  等了好大一会,前来买米的人渐渐少去,余慧这才走进米行内。

  “老板娘。”余慧招呼了一声。

  那年约四十多的老板娘抬头一见,顿时笑了:“小兄弟,你又来买米啊。”

  “嗯。”余慧径直走到最便宜的糙米面前,指着米槽道:“给我来一袋吧。”

  老板娘应了一声,一边拿了布袋盛着米,一边絮絮叨叨:“小兄弟你十天半个月来买一次,这些够吃么?”

  余慧应道:“够的。”

  “撒谎!”老板娘带气瞪了余慧一眼,“瞧你这胳膊和腿瘦的,要不是吃不饱哪里会这样?”

  不管饱不饱,还不都是这样过的,在野外的时候条件更加艰苦。

  “没有。”余慧尴尬地笑了笑:“我经常会去山上打猎,所以还是饿不着的。”

  柜台处看似正在专心致志算账但一直在关注着的老板头也不抬地道:“孩他娘,那边有些陈米,放着也是放着,就拿给小兄弟吧。”

  “那就全听当家的。”老板娘笑着应道。

  “这怎么行呢,你们也是小本经营,我是真的够了。”余慧连忙摆手。

  老板娘一板脸,不悦道:“这有什么不行的,反正那些陈米也生了虫,是卖不出去的。不过当家的说,这些米虫啊,比白米还有营养呢,就怕你嫌弃。你等着,我给你拿去。”

  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后堂走了过去。杨开心头五味杂陈,也不知该说些什么,这段时间每次来米行买米,好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