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互通有无
学的武功都传授给杨宁。觉得占了便宜,为了补偿杨宁,陆奇只好亲自为杨宁示范乾阳真龙。虽然没多大用处,但也聊胜于无吧!

  看着陆奇一遍一遍的示范着乾阳真龙,杨宁忽然皱起了眉:

  “大哥,你习武以来,莫非都是一个人再练武,没有人教导?”

  正在示范的陆奇停了下来,纳闷道:“没错啊!有什么不对的么?”

  “难怪如此,那小弟就为大哥说道说道吧!”说着,杨宁清了清嗓子:

  “大哥应该知道佛道经书对佛道武学的修炼有加成吧?其实,这世上每门武学都有一套自己的理论根本,我不知道,大哥学武的时候教你的人是怎么说的,但像我们这种顶尖传承的子弟,在要学习一门武学之前,都会有专门的人教导我们学习这门武学的理论根本。

  只有将这门武学的理论掌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会允许我们开始学习这门武学。这样一来,修炼起来,我们会极易领悟这门武学的真意,修炼的速度也是一日千里。当然,这对于寻常武学倒也没有什么太大的用处,你看的同类书籍多了自然会触类旁通,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但是,对于天级武学,还有一些精神类武学来说,这却至关重要!这类武学早已脱离了招式的束缚,重意不重形,若是没有领悟真意,就算连上十几年也只是徒有其表而已,最多欺负欺负江湖上那些野路子。若是碰上一个身负同样品阶武学,但却领悟了武学真意的大门派弟子,却是撑不了几招的。

  这种差距在天级武学中尤为明显,因为领悟了天级武学真意之后,会更加清楚武学所阐述的大道,表现到实质上,则会出现一些与武学所包含大道相关的特性。比如我的洞虚九步,若是兄长勤学《易经》领悟了其中真意的话,就会出现蓄气特性,施展这套轻功不仅不会消耗内力,每一步踏出还会恢复内力。不论是对敌还是长途奔袭都有很大的用处。”说到这里杨宁拍了拍陆奇得肩。

  “听大哥所说,这八卦真龙掌也是以《易经》为基础。但刚才我观大哥示范,出掌收掌之间全无易道之感。且不说料敌先机这些高深的易道理念,只说那刚柔并济,阴阳相合之理,在大哥的掌法中也全然没有看到。所看到的也仅仅是刚猛而已,大哥也说了这掌法走的是力之道,那就不应该仅仅是刚猛而已,举重若轻,举轻若重,隔山打牛这些都是力之道的精髓。即使是初学不能全部领悟,但也不应该一个都没有。所以我一看大哥练武就觉得有些不对。”

  听完杨宁这一番长篇大论,陆奇好似被人当头棒喝。直到这时他才发现了自己练武以来一直所犯的一个致命的问题。

  只学技,不学道。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