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二章 风向
  第二三二章风向

  因为贺长安这一次生产是在冬月,且生产的时候十分凶险,皇后就特地准许她依旧留在凤栖宫的偏殿坐月子,就是陆城,也整日住在皇子所里面,让住在皇子所,已经有了女儿却还没有封王的三皇子觉得有莫名的压力感。

  但是即使贺长安在月子里,整日连床榻都不能,却还是能够隐隐的察觉出宫中的风向标有了变化。

  陆城率先有了自己的动作,联合礼部尚书黄大人上书参奏禹王妃杜氏不顾兄友弟恭孝悌之义,在自己作为遣乾祐使节的过程中,未能尽长嫂爱护有孕的弟妹的职责,还言语恶意中伤,使得自己的王妃贺氏受激早产,险些伤及母女两人。

  奏疏一上达天听,就在朝廷里面掀起了轩然大波。大宣向来就很重视伦理纲常和礼节仁义,之前陆垣能够那么轻易的就联合朝中自己的亲信将陆城从太子之位上扳到,就是因为陆城是在和睿皇后的忌辰胡作非为。陆城听着身边的耳目向他禀报禹王府乱成了一锅粥的景象,嘴角勾起了一抹笑容,当初可是他故意给了陆垣一个破绽,让他从暗中夺嫡走到明处,那么现在,他就还能用同样的法子,把他从明处推到水深火热的地方。

  敢伤害他的妻女,那就休要怪他不客气了reads();。

  皇长子禹王陆垣连夜上陈情表请罪,请求皇帝降罪责罚他治家不严,可是饶是陆垣在晏清宫门口跪了半夜,皇帝也没有见他,就连送进去的陈情表,也被原样给退了出来,显然是看都没有看。

  皇帝只有一句话:“自古以来,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朕是如此,希望朕的后代,千秋万代的子孙基业,都能如此。若不能,国之危矣!”

  这话不是明明白白对陆垣说的,而是在第二日早朝的时候,陆垣称病不朝,皇帝对那一日底站立的林林总总的臣子说的。在宦海沉浮这么多年的人,各个都是人精,谁能听不明白,皇帝言语之中对于皇长子的失望之意呢?

  一时之间,众人原本聚焦的目光就徘徊了起来:二皇子秦王是嫡子,又是有战功在身的,还曾经做过太子,只可惜早年也在一个“礼”字上面栽了跟头,能不能复立为太子尚未可知。三皇子原本是籍籍无名的,但是这些年越发有些翰林院的清流愿意追捧他,只因为他好诗书善雅文,且三皇子如今虽然没有娶妻,但是婚事却是早已经定了韩国公耿威嫡出的孙女江都郡主耿暖,在无量城之役中,耿威宝刀未老,再立战功,无疑是让这江都郡主更炙手可热了一些,所以也有人暗中嘀咕,莫非皇帝已经开始属意这个非嫡非长的三皇子了?

  原本是禹王府阵营中的人,有些墙头草已经开始按捺不住,向陆城投诚,表示当时依附于禹王只是情势所迫,如今已经迷途知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