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始作俑者
时卫家不争,最后当上皇帝的即使还是卫太子刘据,那么刘据也要有疑心,所以这就是一个根本都走不出来的迷局。”
贺长安蓦然就想到了贺平安那张骄傲而恣意的笑脸:“二婶娘现在就已经开始下注了?”
史琪点点头:“我觉得应该是的,从平安表姐注定要嫁给大皇子殿下之前,兆兴长公主就应该已经下注了,甚至可能是二皇子还没有废去太子之位的时候。自从我被赐婚之后,皇后娘娘那边派来的郑嬷嬷和花楠姑姑给我讲了很多,我一个人也想了很多,就觉得以前真真是井底之蛙,怪不得自己的命运会那样轻易地被别人拿捏住。”
“但是我心里边却有一个疑惑,你既然说,兆兴长公主下注的时候,二皇子还是太子,为什么兆兴长公主会选择不是太子不是嫡子的大皇子,而弃了二皇子呢?”
话说出口,长安都很惊讶,自己如今说出大皇子三个字,竟然也可以是心平气和的了,似乎以前再多的怨恨,如今他对于她,不过就是个路人而已。但是心中却隐隐有疑问,她毕竟是在陆垣身边呆了那么多年的人,为什么从来都不曾听说陆垣和兆兴长公主有什么暗中往来呢?
“当今圣上,可也是庶子。在咱们大宣,并没有庶子不能当皇帝的说法。何况二皇子母族就是你的外祖父家,国公权利也很大,能不能看上一个长公主的支援尚且不好说,即使二皇子肯,二舅母那个性格,怎么可能甘心只在旁边当一个跳梁小丑呢,必是要在某一方当一个重要的角色,才甘心。”
史琪不用把话说得太明白,贺长安已经全懂了,上一世在宫中生活那么久,多多少少还是能看懂很多的。且不说陆垣早就有这样的野心,庆妃自身从小就是把陆垣往那个位置去培养的。当年太后心中一直有一个疙瘩就是兆兴长公主不是男儿身,否则若是她有一个儿子,李氏便可以成为朝堂上最有势力的外戚,而不至于从国公的爵位没落到如今的侯爷,虽然说国公和侯爵只差了一层,可是大宣太/祖/皇/帝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非有功者不得为国公,而侯爵却是酌情便可封赏的,比如宜春侯,便是因为尚主就可以得来。
当今圣上虽然说从小就养在太后身边,也一心以太后为母,可是并没有疏远了平懿皇贵妃梅氏的人,不管是莱阳伯还是县主梅曦,该有的地位一点都不因为平懿皇贵妃早逝而人走茶凉,这才让太后更加按捺不住。
所以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娶了白家堂姨母为太子妃不长时间之后,庆妃就被送到了太子府为侧妃,还抢先生下了陆垣,每一步都是李家精心安排的结果,虽然说如今庆妃因为嫡庶之争与如今的承武侯有点矛盾,可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承武侯即使想帮陆城,只怕陆城也不会要,所以要么做个纯臣,要么投靠陆垣。
但�
贺长安蓦然就想到了贺平安那张骄傲而恣意的笑脸:“二婶娘现在就已经开始下注了?”
史琪点点头:“我觉得应该是的,从平安表姐注定要嫁给大皇子殿下之前,兆兴长公主就应该已经下注了,甚至可能是二皇子还没有废去太子之位的时候。自从我被赐婚之后,皇后娘娘那边派来的郑嬷嬷和花楠姑姑给我讲了很多,我一个人也想了很多,就觉得以前真真是井底之蛙,怪不得自己的命运会那样轻易地被别人拿捏住。”
“但是我心里边却有一个疑惑,你既然说,兆兴长公主下注的时候,二皇子还是太子,为什么兆兴长公主会选择不是太子不是嫡子的大皇子,而弃了二皇子呢?”
话说出口,长安都很惊讶,自己如今说出大皇子三个字,竟然也可以是心平气和的了,似乎以前再多的怨恨,如今他对于她,不过就是个路人而已。但是心中却隐隐有疑问,她毕竟是在陆垣身边呆了那么多年的人,为什么从来都不曾听说陆垣和兆兴长公主有什么暗中往来呢?
“当今圣上,可也是庶子。在咱们大宣,并没有庶子不能当皇帝的说法。何况二皇子母族就是你的外祖父家,国公权利也很大,能不能看上一个长公主的支援尚且不好说,即使二皇子肯,二舅母那个性格,怎么可能甘心只在旁边当一个跳梁小丑呢,必是要在某一方当一个重要的角色,才甘心。”
史琪不用把话说得太明白,贺长安已经全懂了,上一世在宫中生活那么久,多多少少还是能看懂很多的。且不说陆垣早就有这样的野心,庆妃自身从小就是把陆垣往那个位置去培养的。当年太后心中一直有一个疙瘩就是兆兴长公主不是男儿身,否则若是她有一个儿子,李氏便可以成为朝堂上最有势力的外戚,而不至于从国公的爵位没落到如今的侯爷,虽然说国公和侯爵只差了一层,可是大宣太/祖/皇/帝早就说过这样一句话,非有功者不得为国公,而侯爵却是酌情便可封赏的,比如宜春侯,便是因为尚主就可以得来。
当今圣上虽然说从小就养在太后身边,也一心以太后为母,可是并没有疏远了平懿皇贵妃梅氏的人,不管是莱阳伯还是县主梅曦,该有的地位一点都不因为平懿皇贵妃早逝而人走茶凉,这才让太后更加按捺不住。
所以圣上还是太子的时候,娶了白家堂姨母为太子妃不长时间之后,庆妃就被送到了太子府为侧妃,还抢先生下了陆垣,每一步都是李家精心安排的结果,虽然说如今庆妃因为嫡庶之争与如今的承武侯有点矛盾,可是一笔写不出两个李字,承武侯即使想帮陆城,只怕陆城也不会要,所以要么做个纯臣,要么投靠陆垣。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