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差异
  《·独·家·首·发》

  不得不提一句的是,这次考试前十名的变动有些大——或者说全班的变动都有点大。

  比如之前第一名的陈晨,这次就掉到了十名开外;而拿到第一名的傅宏伟,上一次才第九名。而这两人还不是直上直下差距最大的两位。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次考试与上次考试的排名变动的话,孙莲觉得不是蹦极就是高台跳水。

  明明之前各科也有过一些随堂小测验,下发的成绩都没有这么刺激的变动。一时间二班众人里开心过度与悲伤过度的都不在少数,整个班级如同群魔乱舞一般。

  相较于学生,老师们则淡定地多。等到各科试卷发下讲解后,大家才从老师的分析里得知造成如此结果的原因。

  “上一次,我们阶段考时用的是快班的独立卷,而这次期中考试则采用了全年级的统一卷。”杨老师在班会给大家总结分析,“两次考试,一个侧重于难度,一个则侧重于基础。平常考试大家总会被一些大题拉开分数,这次没有超纲题型拉开差距,这时候大家的差异便体现在基础的扎实度与细心与否上了。”

  杨老师还拿自己的语文举例:“比如之前,我们会出一些扩展性的古文诗词题目,这时就看大家平时有没有积累相关阅读量。除了课本,下发的读本里的文章也要背熟理解。但这次期中考,都还是集中在书本框定的范围内,主要检验大家对基础知识对掌握。因此之前有些阅读量不足对同学,这一次也拿到了高分。相对的,之前能靠超纲题或难题拿到高分的同学,考试中出现了一些粗心大意的低级错误,反而丢掉了不少冤枉分。”

  杨老师说得透彻,学生们也能感受到不同试卷的难度差异。原本哀嚎窃喜的学生纷纷主动对号入座,立刻都为自己之前或现在的失败找到了理由。孙莲也不能免俗,不过她不觉得自己之前失败,因此寻找的就是自己出奇制胜的秘诀了。

  自我分析后,孙莲觉得自己应该属于老师口中的第一种人。虽然第二种人擅长的难题她之前也攻克过不少,但和最高分的差距,确实不是几处不细心能解释的。事实上,虽然不至于像有些人一样,遇到书本外或烧脑的东西就两眼一抹黑,但终究还是会遇到一些不确定的东西。而且大约是因为比同龄人更沉稳的关系,孙莲自觉自己更属于细致型的那一类。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在期中考试里才能异军突起,一举拿下第二名的高位。

  当然也有例外的——比如郑然以及隔壁班的陶文化——完全体现了难题细心两手抓两手硬,任你百般变化,就是坐稳学霸之位不动摇的意志。尤其后者,年级第一名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