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下)
士依言别徒。未几而有甲申之变[10]。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朝天观:指北京朝天宫。明宣宗朱瞻基,仿效朱元璋在南京所建朝天
宫的样式,于宣德八年(1432)在皇城西北建成朝天宫,作为郊祀前百官习
仪之所。宫内有三清、通明、普济等十一殿,以奉三清、上帝及诸神,又于
东西建具服殿,备临幸。熹宗天启六年(1626)遭火灾焚毁。见《帝京景物
略》卷四。
[2]吐纳术;口吐浊气,鼻吸清气,古人叫“吐故纳新”。语出《庄子刻
意》。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近似于深呼吸。魏晋以来,道教徒神
秘化为修炼的法术,认为吐出“死气”,吸纳“生气”,可得长生。[3]玄友:
道友。《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家宗奉其学说。后世道教徒
之间,彼此亦以玄友相你。
[4]郊祭:旧时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种典礼。始于周代,又称郊社或郊祀。
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称“社”。明初定合祀天地
于大祀殿。嘉靖九年后分祀:冬至祀天圜丘,夏至祀地方丘。祀天前之六日
及七日,百宫于朝天宫习仪。见《明史礼志》一。
[5]莫逆:意思是心意相投,无所违逆。《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
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本指对道的理解相同。后世称志趣相投、
友情深厚的朋友为莫逆之交。
[6]行遁:走避。
[7]卷(quán拳)瓮:小瓮。阴沟开口、入口处常以去底之小瓮为之。
[8]灵官:即王灵官。相传名善,来徽宗时人。生前学道,死后由玉皇太
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道教奉祀为护法神。道观所
塑王灵官像,赤面,三目,被甲执鞭,是镇守山门之神。粪除:扫除秽物。
[9]兼以致嘱: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嘱作祝。
[10]甲申之变,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义军攻占北京,�
据《聊斋志异》手稿本
【注释】
[1]朝天观:指北京朝天宫。明宣宗朱瞻基,仿效朱元璋在南京所建朝天
宫的样式,于宣德八年(1432)在皇城西北建成朝天宫,作为郊祀前百官习
仪之所。宫内有三清、通明、普济等十一殿,以奉三清、上帝及诸神,又于
东西建具服殿,备临幸。熹宗天启六年(1626)遭火灾焚毁。见《帝京景物
略》卷四。
[2]吐纳术;口吐浊气,鼻吸清气,古人叫“吐故纳新”。语出《庄子刻
意》。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近似于深呼吸。魏晋以来,道教徒神
秘化为修炼的法术,认为吐出“死气”,吸纳“生气”,可得长生。[3]玄友:
道友。《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道家宗奉其学说。后世道教徒
之间,彼此亦以玄友相你。
[4]郊祭:旧时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种典礼。始于周代,又称郊社或郊祀。
冬至日祭天于南郊称“郊”,夏至日祭地于北郊称“社”。明初定合祀天地
于大祀殿。嘉靖九年后分祀:冬至祀天圜丘,夏至祀地方丘。祀天前之六日
及七日,百宫于朝天宫习仪。见《明史礼志》一。
[5]莫逆:意思是心意相投,无所违逆。《庄子大宗师》;“三人相视
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本指对道的理解相同。后世称志趣相投、
友情深厚的朋友为莫逆之交。
[6]行遁:走避。
[7]卷(quán拳)瓮:小瓮。阴沟开口、入口处常以去底之小瓮为之。
[8]灵官:即王灵官。相传名善,来徽宗时人。生前学道,死后由玉皇太
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道教奉祀为护法神。道观所
塑王灵官像,赤面,三目,被甲执鞭,是镇守山门之神。粪除:扫除秽物。
[9]兼以致嘱: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底本嘱作祝。
[10]甲申之变,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李自成义军攻占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