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   唐太宗与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计议,四月七日,唐太宗亲驾承天门,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唐太宗每次上朝,常令李治在旁边,让他观看自己决断各种政务,有时候让他参加议事,唐太宗多次称赞他的才能。

  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十二月辛丑,李承乾卒于黔州,唐太宗为之废朝,并葬之以国公礼。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四月十八日是萧澜的及竿礼,此时的萧澜实岁十三岁,虚岁十五岁,而古人算虚岁,遂今天是萧澜的及竿礼。萧澜的及竿礼上所用的簪子是长孙皇后及竿礼氏用过的,是李治一早就送过来的,而给萧澜簪发的皇室一个儿女双全的老王妃,也是李治请来的。

  在萧家有心给萧澜补偿及李治的有意下,萧澜的及竿礼办的空前的盛大,规格都赶上了宫中庶出的公主的及竿礼了。而萧澜及竿礼的当天李治和晋阳公主、新城公主,还有已经出嫁的城阳公主都到场了,同时还有陈德带来的指婚旨意,也确定了萧澜和李治的婚事定在了六月初六。

  李治在回宫前小声的对着萧澜说了,“近几日乖乖的,等他来迎”,萧澜也就彻底消停下来,没有在撮合萧嗣博和晋阳公主了,虽然以萧嗣博和晋阳公主现在的状态根本就不需要萧澜的撮合。而对于李承诺的“迎”,萧澜是丝毫都没有留意到,倒是可惜了现在是太子殿下的李治的一番心意了。

  离出阁日子越发近了,萧澜很多时候都是陪着萧韦氏和老太太的。其余时间则修炼一下功法,再在空间里种种粮食和药材,学习医术,习字练画,弹琴温书,丝毫没有待嫁的新嫁娘的紧张。

  而萧澜一直关注的对象,萧沫在失去空间手镯后,又被老太太禁了足,除了刚开始是失去空间时的疯狂外,此后一直表现的十分的安静。而老太太也将萧沫留到了二十岁还没有嫁人。

  不也不能说没有嫁人,老太太在萧沫及竿时也给萧沫定了一门亲事,只是定亲后不久男方就出征去了,从而萧沫的亲事一拖就是三年,等到战事结束时又传来了定亲的男方战死了。虽然萧沫还没有嫁过去,可是男方的家里要求萧沫为男方守孝三年,也不知道那家和老太太说了什么,反正老太太是同意了,所以萧沫是还有一年才出孝的。在萧澜的及竿礼前老太太就将萧沫送到庄子上去,现在萧澜的婚期定下了,老太太更是没有将萧沫接回来的打算了,最起码是在萧澜成亲前萧沫是不可能回萧家的。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六月初六宜嫁娶。

  当长安绝大多数名门世家,都在准备看萧家的笑话时,笑看萧澜身为兰陵萧家的嫡女,身份不比前晋王妃现在的太子妃差,却是以妾礼进东宫时,事情发生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变化。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