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息。”说着老太太也就起身了,萧韦氏抱起小皇子,萧澜见状用手绢擦了擦手和嘴角,站起来跟着老太太她们向看乐殿大殿走去。

  在唐朝洗三是一个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个重要的日子,“洗三”之日,通常只有近亲来贺,多送给产妇一些油糕、桂花缸炉、破边缸炉、鸡蛋、红糖等食品或者送些小孩所用的衣服、鞋、袜等作为礼品。本家仅用一顿炒菜面来进行招待,富户亦不过在酒菜上丰富些,主食必定是面条,俗称“洗三面”。坐席时,照例让收生姥姥坐在正座上,当成上宾款待。这是传统洗三礼,可是小皇子是皇子,又是李世明的老来子,众人送的洗三礼都是贵重物品,来的也不止是亲朋好友,还有不少的贵妇。

  “洗三”仪式通常在午饭后举行,由收生姥姥具体主持。首先,在产房外厅正面设上香案,供奉碧霞元君、琼霄娘娘、云霄娘娘、催生娘娘、送子娘娘、豆疹娘娘、眼光娘娘等十三位神像。香炉里盛着小米,当香灰插香用。蜡扦上插一对“小双包”(祭祀时专用的羊油小红蜡),下边压着黄钱、元宝、千张等全份敬神钱粮。产妇卧室的炕头上供着“炕公、炕母”的神像,均用三碗至五碗桂花缸炉或油糕作为供品。照例由老婆婆上香叩首,收生姥姥亦随之三拜。然后,本家将盛有以槐条、艾叶熬成汤的铜盆以及一切礼仪用品均摆在炕上。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可是架不住小是李世明的老来子,李世明为了小皇子的洗三礼让人算了时间。

  萧韦氏将小皇子抱出来后就递给了收生姥姥,这时,收生姥姥把婴儿一抱,“洗三”的序幕就拉开了。本家依尊卑长幼带头往盆里添一小勺清水,再放一些钱币,谓之“添盆”。

  第一个添盆的是韦贵妃,韦贵妃添置的是一把金花生、金枣子,随后又添了一尊成年男子拳头大小的玉观音,那收生姥姥笑的脸和朵菊花似的,连声道早生贵子和一些吉祥的话语。随后添盆的也是贵重的物品,却都没有超过韦贵妃的份量。

  萧才人这次怀孕除了一些新进宫的和没脑子的给她添了一些麻烦外,还算是一帆风顺的并没有萧澜想象中的惊心动魄,毕竟宫中高位妃嫔们都有孩子,并且孩子都成年了,萧才人的孩子还小,长大后李世明都不知道是不是还活着,所以萧才人和她们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她们没有必要冒着被李世明厌弃的风险对萧才人出手,遂这次的洗三礼的添盆也是格外的大方。

  “添盆”后,收生姥姥便拿起棒槌往盆里一搅,说道:“一搅两搅连三搅,哥哥领着弟弟跑。七十儿、八十儿、歪毛儿、淘气儿,唏哩呼噜都来啦!”这才开始给婴儿洗澡。孩子受凉一哭,不但不犯忌讳,反认为吉祥,谓之“响盆”。一边洗,一边念叨祝词,什么“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做知州”。随后,用艾叶球儿点着,以生姜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