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青铜山、拔山剑!
br />
约莫全速行进了一个时辰之后,郝仁和君白终于抵达了中央那座山峰的脚下。
这时郝仁才发觉,那座山峰的表面格外独特,竟然不是寻常山石的质地,反而泛着暗青色的光芒,仿佛一座青铜器般。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座大山的壁面之上,竟然还雕刻着许多铭文,密密麻麻,形状瑰异、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郝仁知道,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与纯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在华夏,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乃是青铜器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装饰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在华夏,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而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
而华夏青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名文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这些铭文字体,或粗犷放达,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但偏偏此刻这座大山上的铭文,与郝仁之前在那些青铜器上见过的铭文,如出一辙。
难不成……眼前的这座大山,是由青铜炼铸而成的一座青铜山么?
……
郝仁思忖了片刻,还是将这个荒唐的念头从脑海中甩了出去。
郝仁知道,这个世界上体积最大的青铜器,乃是后母戊鼎,于1939年3月在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公斤,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后母戊鼎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
约莫全速行进了一个时辰之后,郝仁和君白终于抵达了中央那座山峰的脚下。
这时郝仁才发觉,那座山峰的表面格外独特,竟然不是寻常山石的质地,反而泛着暗青色的光芒,仿佛一座青铜器般。
更令人心惊的是,这座大山的壁面之上,竟然还雕刻着许多铭文,密密麻麻,形状瑰异、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郝仁知道,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在纯铜中加入锡或铅的合金,有特殊重要性和历史意义,与纯铜相比,青铜强度高且熔点低,铸造性好,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有较强的硬度,不像瓦当砖瓦、甲骨陶瓷及书画碑帖等易于破碎,而是便于长期收藏。
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在华夏,夏、商、西周、春秋及战国早期,乃是青铜器最为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青铜器主要分为礼乐器、兵器及杂器,装饰精美,文饰种类也较多。
在华夏,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仅以有铭文的青铜器物而论,从汉代到今天,出土就达一万件以上,若加上无铭文的铜器,其数量之多就可想而知了。
而器物铭文,可以说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
而华夏青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且名文长篇巨制不少,如毛公鼎铭文长达497字。这些铭文字体,或粗犷放达,或苍劲有力,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但偏偏此刻这座大山上的铭文,与郝仁之前在那些青铜器上见过的铭文,如出一辙。
难不成……眼前的这座大山,是由青铜炼铸而成的一座青铜山么?
……
郝仁思忖了片刻,还是将这个荒唐的念头从脑海中甩了出去。
郝仁知道,这个世界上体积最大的青铜器,乃是后母戊鼎,于1939年3月在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
后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公斤,是迄今为止所有出土的鼎中最大最重的,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后母戊鼎折沿宽缘,直壁深腹平底,腹部呈长方形,下承四中空柱足,器耳上饰一列浮雕式鱼纹,首尾相接,耳外侧饰浮雕式双虎食人首纹,腹壁四面正中及四隅各有突起的短棱脊,腹部周缘饰饕餮纹,均以云雷纹为地。足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