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没有人能在我的地盘上犯践
“这种事儿,迟早要经历的,现在经历总比将来做大再案发要好。眼下我们还是个做游戏的,本来就没啥商誉可言,就这么定了吧。”

  这个问题上,顾诚还真就独裁了。

  20几个员工,一下子被开掉,其中有4个金额足够规模,和金成泽一样移送了司法。

  叮铛网和某点网的发展速度,起码被这通清洗拖慢一个季度。

  但顾诚觉得这些代价都是值得的,在互联网寒冬期把这种得罪人的事儿办了,好歹同行们也都没钱没资源追赶。要是等到寒冬过去,一个季度就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

  处理完内部人员,下一步就是和他们合谋案发的艺人/写手了。

  这些要难办一点,因为这里面涉案的人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确实有才华,也借助了潜规则增加曝光率,红了。另一类是没才华也没人气吸引力。

  那些确实没才华、还潜规则的人,顾诚的处理意见当然是非常干脆的——直接永久封杀。

  关键是那些有才华、潜了之后也潜出销量来的。

  高大松硬着头皮,为某些来投靠的独立音乐人求情:“小顾,这事儿赖我,是我原先没做过内容管理工作,给了他们机会。要说罚我应该先被罚。

  但是有些人确实首先他们做出来的就是好音乐,他们只是在推广上没经住诱惑,抄了捷径——而且关键是原先叮铛网也没有一套说得清楚的试听优先级规则,他们也是没办法。”

  高大松一边说,一边指着涉案乐队名单上,一支名叫“苏打红”的独立乐队,那是一只去年夏天在湾湾成立的校园乐队,在原本的历史上,应该到2004年才正式出道——

  因为原本的历史上,要到2004年互联网寒冬才彻底结束,这些没有和任何实体唱片公司合作的玩音乐人,才有机会通过互联网mp3传播展示自己。而如今因为顾诚提前建立了叮铛网并搭好了渠道,这些原本缺乏渠道的音乐人都提前绽放了出来。

  “苏打红”的才华是实实在在的,加盟“叮铛网”之后,大半年里两张唱片一共卖出了近30万张,在叮铛网签的独立音乐人里面也能排进前三五名。

  但是这次他们被爆出来:他们的经纪人私下里给乐库维护的责任人塞钱,调整了乐库随机播放的算法,让他们的歌在全国网吧老板的随机播放中得到了更高频的展示机会。

  这些乐队音乐人本身都还是二三年级的大学生,据说不是很懂人情世故潜规则,也是被带队的经纪人害了,也确属初犯。

  这只是这次涉案例子中的一个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