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史上最有才华的电工
一家公司,法律上来说完全是可以直接以他在大陆新注册的音像电商公司名义来谈。只不过那样的话后续会多很多麻烦,涉及到找国湾办报备。

  更主要的是,2000年的两岸经贸合作很狭隘,大陆民间人士是不能主动申请商务签注的,只有湾湾的公司先对大陆人士发出商务考察的邀请函,大陆人才能被动获得商务签。

  顾诚这次来,是拿探亲签打的擦边球,但探亲签只有他本人可以用。等这家公司开起来之后,他就可以通过公司给大陆的其他人发邀请函,相当于是左手倒右手,自己邀请自己。

  如此一来,将来无论是表姐潘洁颖也好,顾诚在大陆的其他朋友也好,都可以规避法律限制过来谈生意。

  租好办公室,顾诚也没个帮手,便孑然一身去办公室晃悠了一圈,确认没问题,便打算发传真约请阿尔发唱片的人,过几天谈正事儿。

  办公室租在小南门外一桩不起眼的写字楼,房子一看就是80年代初盖的,连电梯都没有。幸好办公室就在3楼,倒也不怕爬楼梯。

  这样的房子,在湾北市区到处可见,因为资本注意地区拆迁是个很费事儿大麻烦。湾湾经济起步早,湾北市区80年代就已经彻底完成城市化了。20年后建筑技术进步、想重新拆了盖高楼大厦,地产商也根本掏不起拆迁费。

  房间里的装修都是前一家公司废弃留下的,倒也省了顾诚不少事儿。他可以暂时先顶一阵子,等谈完周洁伦的生意,再找蒋友伯的工作室重新设计。

  不过防盗门禁、安全监控这些,必须马上换掉,不然不安全。

  他想了想,第二天一早给蒋友伯打了个电话:“友伯,你的工作室有没有合作的装修公司,做安防的?我不用很正规,只要动作快就行,最好当天就能把活儿干利索。”

  蒋友伯接到电话的时候显然还在赖床,有点儿变身低血压魔王的倾向,耐着性子想了会儿,才短信发给顾诚一个号码,是一个。

  报完号码之后,蒋友伯才反应过来,迷迷糊糊地问:“这么说,你今天是在公司的咯?就是你昨天说那个地址。”

  “对,应该在。”

  “行,今天可能会有人去你那儿,你看看合不合用。”

  “成。”顾诚满口答应,挂了电话。

  然后重新按照蒋友伯刚给的号码找过去,对面是家装修公司。顾诚直说需要一个重装安防监控、门禁的电工,别的没要求,越快越好。

  装修队老板想了想,说3天。顾诚说太慢,哪怕加钱也要当天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