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非典型清穿57
  孟古青最终也没能见成刘利,毕竟她不可能真的南下广西,而且她的那个“他”也很快就派人来接她北上了。

  直到这个时候,丽丽才看出几分端倪,孟古青的那个“他”应当是某个草原部落的首领,但具体是哪一个她却是猜不出来。

  “不过不管是哪一个部落,只要他和满清的关系不是那么紧密,那么得了孟古青,就等于是分了满清的部分气运!毕竟再怎么说,孟古青都是顺治的元后!”丽丽望着自家那位纵马远去的便宜姑姑,如是想道。是的,她之所以这么劳心劳力地帮着孟古青出宫,被威胁透露身份只是很小一部分原因,更多的还是为了削弱满清的气运。哪怕这点气运微乎其微,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

  虽然郑成功的北伐行动看上去颇有些“气吞万里如虎”的架势,但丽丽知道,这不过是昙花一现罢了。哪怕她不知道历史,只从气运的角度分析,她都能猜到接下来一段时间郑成功怕是要频繁的战略失误了!

  果不其然,17万大军包围一个只有不到2万守军的南京城,那位国姓爷竟然一个月都没能打下来……这并非是南京城里的八旗兵多么勇武,而是他们用了一个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搞笑到让人无语的缓兵之计!

  清军使者面见郑成功后说:“王师到此,即当开门延入,奈我朝有例,守城者过三十日,城失则罪不及妻孥。今各官眷口悉在北京,乞藩主宽三十日之限,即当开门迎降。”翻译成白话就是:我们愿意投降,但根据我们满人习俗,必须坚持一个月。你刚来我们就投降,我们在北京的家人就得死,但我们要坚持一个月再投降,就算尽忠了,家人免罪。

  不得不佩服清军,这种骗傻子的招数也能使出来,郑成功手下的谋士潘庚钟当即便指出:“孙子有云:‘辞卑者,诈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此乃缓兵之计,不可凭信,可速攻之!”

  可奇迹却发生了,郑成功他竟然相信了,并当场允诺一个月内不进攻南京!这样的结果连清军的使者都有些傻眼,回到南京后一个劲的说着“我大清果然天命所归!”

  等到一个月后,满清从各地迅速调来了超过15万兵马,其中不乏刚刚参与过西南战事的精锐部队。而郑成功呢?他竟然在这个节骨眼上为了自己的生日大肆的举办宴会!这哪里像是在打仗,更像是在郊游啊!他要是不败简直没有天理!

  就在郑成功部队最松懈的时候,那些磨刀霍霍养精蓄锐的清军突然杀将出来。郑军一时没有防备,根本就没想到对方来这手,立刻混乱。

  其实在丽丽看来就算郑军不混乱也赢不了,17万水军对15万陆军,作战地点又是在陆地,对手还是精锐的满清八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