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消失的年味
都会被扫地出门。

  年夜饭前,林爷爷站在堂屋里的神堂上,点燃蜡烛和香火,虔诚拜上几拜。

  这一刻,林阳和姐姐噤若寒蝉,必恭必敬的站在一边看着:爷爷是一脸的庄严,在烛光的摇曳里,曲直着他那微驼的背,一双满是老茧的手合十、颤悠悠贴着前额,顶礼膜拜。

  林阳沐浴着温馨的烛香,望向那燃烧的香火向上飘逸着的缕缕青烟,揣摩着爷爷心底的祝福。

  爷爷的新年愿望,绝对不会是祈求上苍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之类的伟大心愿。

  这种心愿属于有境界的伟人,像爷爷这种平凡的老人,他的新年愿望肯定没有那么高大上,通常都会比较自私实际,内心里几乎都是他对子孙后代的期许,以及阖家幸福安康。

  仪式结束,爷爷对着蜡烛点燃一支香,从柜子里拿出一圈未拆封的红色鞭炮,笑意盈盈地逗林阳:“敢放鞭炮吗?”

  林汉池很清楚,他的孙子林阳,只敢玩其他火力小的儿童鞭炮,像这种破坏力巨大的鞭炮,他还是有所顾忌的。

  不过,现在的林阳,早已对这种鞭炮毫不畏惧,他想了想,冲爷爷点点头,打趣道:“我敢啊,问题是……爷爷敢让我点吗?”

  “小家伙胆子真肥,你敢,爷爷还不敢让你点哩!”林汉池满眼都是溺爱。

  在竹石村,放鞭炮的时辰,很有门头讲究,它由村里上了年纪的长者,提前算好后吉时,再通知每家每户。

  时辰一到,竹石村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便随即响起……

  竹石村是个小村庄,抬眼往去,四周全是山峰,上百户人家同时放鞭炮,瞬间将整个村庄,淹没在一片混浊浓厚的烟雾中,刺耳的鞭炮声,也在大山里反复回响。

  打好大年三十第一串鞭炮。

  就是一年一度的年夜饭时间。

  一家七口,其乐融融,围着一张八仙桌吃年夜饭。

  爷爷林汉池是一家之长,他理所当然得坐在了“上位”这个位置,用农村话来讲,这叫做“规矩”。

  “年味”和规矩一样,是个虚无缥缈的词语,它存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依托人们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重视,因为重视,因为尊重,人们才会精心筹备,将过年当成一件大事来办。

  人们之所以会觉得,现在过年的氛围是一年不如一年,其实说到底,变得不仅仅是这个时代,还有人们的心态,以及日益进步的科技,它们让整个社会变得浮躁,也让人心变得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