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条水运路过的德张,雍州做为一个大型水运接待城市,自然可以负载更多的人流和商运。

  但是,偏偏整个雍州每年各方各面加起来的税收,只是和德张差不多。像是去年这样雍州周围三县告困的时候,税收上缴的更是艰辛。

  明面上来说,雍州做为一个普通城市,自然不需要特别上缴太多的税收,这也与理不合。但是任谁都晓得,雍州面前的这条大运河,给雍州带来了多少的收入。更不用说大明十大书院之一的天湖书院更是落户雍州,无疑把雍州这个城市增添了几分书香气息。

  但是,偏偏。。。

  这里面的道理,皇家知道,圣上知道,赵家更是知道。

  只是这世家大族,吞下去的肥肉,自然没有吐出来的道理。赵家本身‘上车’就晚,家里面的肥肉,雍州算是数得着的一块。苦心经营雍州近百年,其中学生遍布耳目众多,可以说现在的雍州,只知道赵家,却不知皇家。

  若是按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说不得雍州就会更加脱离皇家的视线。等到最后大家没了耐心,不是妥协便是鱼死网破。

  但是偏偏,邕城出现了。

  这就要说说邕城的地理位置了。

  三岔河源于黄河,自北向南贯穿安平,邕城直到雍州。其中虽说穿越安平,但也只是跨越了安平县西南角落的一块废土,周边山石林立,挖掘不易。流过邕城,只是之前河道里被长年累月的枯枝烂木堵了个严严实实,不要说大船,便是小舟都流通不易。

  也就到了雍州,地处辽阔,水运宽广,再加上雍州近百年有意思的扩建,逐渐形成了雍州三个码头十五道停泊处的大型水运交换场所。由南向北的船队,大多运行到此处,便卸货更换陆运;由北向南的商队,则是陆运到了雍州,或是在雍州转卖或是乘船一路到达江南。

  只是去年许哲到了邕城后,清理邕城水道,挖深水道淤泥,从根子上治理了邕城的水道。到了今年,更是加强交流,形成了以安家为首的商贸关系。可以预见,未来几十年,邕城必然要依着水运码头展开日常。

  邕城虽说小,但是水道可没有窄一分。邕城现在虽说人丁稀少,但是谁又晓得,未来五十年后,是不是又一个雍州。

  现在的邕城早已经被赵家把持,所有在雍州开店设户的大型商户,都是和赵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萝卜一个坑,轻易撼动不得,想要进局,必然要牺牲很多。相比雍州,邕城就显得空白很多。

  首先邕城现任的县令许哲,只是一个出身清白的寒门子弟,背后没有丝毫的连带关系。勉强算上一个润州李家,也不过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