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同年,只是楞一愣便过去了。

  也导致赵家压根没费多大的力气,便把许延年的名字给报了上去。李泽源倒是时刻留意着许哲的动向,晓得他被阴了,思考半天却是没有动手,只是让手下把消息给露了过去。也不知道哪位御史大人是何等的狠心,晓得许哲的名字在内,也只是一怔就过去了。

  就这样阴差阳错,等到许哲收到吏部的条令,才晓得自己居然被当做雍州区域的干吏给报了上去。上面的理由很正规,许哲虽说到任两年,但是所作所为无一不是尽人力所不能,无论是之前的开流掘河还是之前的剿匪,无一不是干吏的象征。

  虽说时间上有些短,但是现在天子以能力算计一切,有李泽源这种不到五十就位列六大尚书之一的在前面挡着,又有不少世家豪门的年过弱冠就有官职在身的情况拦着,许哲这种两年升迁的也不算太稀奇。

  只是许哲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一无人脉二无关系,唯一一个县令的位置还是李家托了关系东拼西凑的找来的,现在李明显已经中举,如果说李家还有余力来给自己运作,无异于痴人说梦。

  因此这次申报的来源,就很值得考究了。

  经过许哲的提醒,老房也有些纠结。只是想着自己之前送上京城的条例,老房也不能确定这次名额的申报是敌是友。要知道按着现在申报的缘由来说,明显是对许哲有利的。难道说是李泽源看到条陈后,想要弥补许哲才给的机会?

  只是虽说这样想,老房心中还是有些不豫。一来这李泽源出手,居然不和自己事先商量一番,不管怎么说许哲现在也是给自己干活呢。而来也不知道这李泽源到底打得是什么主意,毕竟两人虽说之前相交莫逆,但是这些年他李泽源在京城风生水起,自己却在书院垂死挣扎,两人之前的交情还能剩余几分,也就只有天知道了。

  心里这样想着,老房还是耐心宽慰了许哲一下,表示自己会手书一封,给李泽源去询问一下现状。

  只是大明不比现代,一个电话不管几千里都能如人在侧,这一来一回至少个把月的功夫,许哲也不知道时间上是不是来得及。

  只是这事情明显涉及上层争端,许哲除了耐心等候,也就无事可做了。

  上面的事情烦不了,许哲也就只能盯着手里的事情优先做完了。好在这次官员调整,天湖书院也有五位学子中举在内,书院内部现在为了这五位学子的出路,人群纷扰,暂时到也顾不上许哲这边。

  因此许哲在书院改革的推断下,倒是很迅速。之前已经露出踪迹的教案改革势在必行,有经验的教案和第一次上台的教案一对一辅导,以老带新,新教案跟着老教案,说是帮忙,实则带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