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上台帮着澄清一下,只是看着连书院院长都难以幸免于难,又犹豫起来。自己可不是老房,有着开源创业的伟大创举,连着院长都被牵连上,自己这小兵一上台,还不得立刻被口诛笔伐一下。文人好名,这种容易得罪大家自己又完全没有好处的事情,自然会让大家犹豫不决。

  而许哲,做为这次流言的关键人物,更是不能多说什么。毕竟许哲一来不是书院内部人员,而来本身也不过举子出身,并不比大家高多少,外加他现在还在主持着书院内部的改革,一言一行都要多加注意,稍有不慎便会被人扩大解读。因此即便外面吵翻天,许哲也没有根脚可以站出去为自己辩解一下。

  好在许哲早早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晓得任何的一条言论,如果没有人为的挑拨,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就会消散掉。

  因此他到不比老房他们,一副急上门的架势,反而细细安慰了老房一众人。天生后面改革还有很多矛盾点,即便这次书院内部被强压下去,后面也总有一天会爆出来。倒不如趁着现在,让大家把能发泄的都发泄出来,也好过一直被压制,最后一起爆发来的爽快。

  也因为这个想法,许哲对于最近书院内部各种异色的眼光视若罔闻,连着学子教案之间的眉来眼去也是淡定的很,倒是让一些学子教案讨了个没趣,渐渐的也就淡定下来了。许哲看着逐渐归于平静的书院,继续开启自己的改革之旅。

  前面说过,许哲本身的计划是淘汰部分教案学子,改革书院环境。但是因为老房的临阵一枪,许哲心软之下又稍作变更,把部分愿意受到辖制的教案重新吸收,编入正常教案队伍。也因此,书院教案人员压力得到很大缓解的基础上,教学质量也开始下降起来。

  毕竟临时工和正式工,在能力水准上,总还是有差别的。

  但是对于学子来说,上缴了一样的束脩,自然就希望可以得到一样的学识。因此这部分重新吸收教案的日常培训,也就瞬间迫在眉睫了起来。

  大明不比现代,有着完善的教学储备和理论基础,便是刚出学校的菜鸟也能顺着教学课本照本宣科一下。在大明,所有的课本教授都是由教案自己准备,按着教案自己的习惯顺序进行授课。今天教什么,明天教什么,未来教什么,都由教案自行处理。

  许哲在求学的时候,就曾经有人就江南几百所私塾的教学质量做过调查。很快可以发现,同样的秀才的功名,有的私塾先生教授的学子,就十考九不中,而有的先生,不说全部及第,至少隔三差五的总还是有几个童生秀才的功名到手。

  虽说各人之间,知识储备总不是一样,但是同样一个功名,差异总不会太大,怎么说起来也不会出现或者不名一文或者矫矫领先的情况。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