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这几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实行起来确实困难重重。别的不说,很多教案即便加入书院之前涉猎广泛,或是从事过其余生活。但是自从来到天湖书院后,便开始以自身需求为基准,开设课程了。像是譬如留苏教案这种的,即便之前屡试不第而有一些经验,这么多年过去了,想要继续拾起来也是面临很大困难。

  更有甚者,甚至直接抵制许哲的这一办法。在他们看来,自己加入天湖书院,享受的便是书院内部自由奔放的气息,毫无束缚的生活。如今如果为了留在书院,必须要强迫自己学习或者教授自己并不喜爱的科目,那与之前自己留在书院的缘由就完全背道而驰了。

  对于这一小部分教案的抵制,许哲也无可奈何。天湖书院地处雍州,本身区域狭小,远离大明朝的政治经济中心,想要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除了让老房把自己这副老骨头卖了生火,也就没有别的办法了。

  任何的改革都不可能完全不触及每一个方面的利益,像是书院内部的某些教案,所教授的科目即便改革之前也不过三五受众,而书院改革之后更是门可罗雀,人烟稀少。这其中必然有许哲的手段,但是论起自身来,也是要好好研究的。

  对于这部分人群,许哲很有先见之明的在把改革措施放出去之前就和老房提前打了预防针,省的老房哪一天又心软,再次把自己托上台。这次是阴差阳错的过去了,但是再来一次,许哲自己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搞定。

  好在老房也是个君子,本身就对之前让许哲背锅一事心怀愧疚,现在听着许哲的意思,更是忙不迭的点头,表示书院内部的事情自己会注重解决,绝不会再次伤到许哲。听着老房的意思,未来只至书院改革尘埃落定,自己都不会轻易离开书院,绝对镇守中心,镇压四方。

  只是即便这样,许哲耳中还是传来了些许消息。

  刚开始只是和自己关系相近的几位好友或明或暗的点醒,言语之间多有顾忌,到了后面发现许哲是真的不知道,更是一个个的点透了。

  按着他们的说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书院内部就隐隐有流言传来。大致的意思是许哲为了取得自身的进身之阶,先是花言巧语取得了老房的欢心,又打着书院改革的名义四处折腾,其目的便是把书院的一切打包送给京中某位大人物。

  为了这个,许哲甚至连夜撰写了书院的改革大计,先是呈现给那位大人物过目,后面才再大人物的示意下删减某些内容。因此现在书院实际操纵的那些改革条陈,其实只是原本条陈的删减版,甚至隐隐的,还有原版的条陈内容流于书院。

  当然,至于许哲投献的是哪位大人物,书院内部的猜测那就纷纷扰扰了。呼声最高的自然是最近一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