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儒学上下,那个地方不能横行。

  好算计,好心机,好隐忍。

  哼!

  若是许哲在此,估计要大喊一声冤枉。他完全没想到,自己这么不留手的一展手段,居然可以让里这样脑补了一场年度大戏出来。更在关键处,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前身和现在自己的差异描补的如此紧密。若不是自己晓得,怕是连当事人都要相信了。

  可惜李泽源不知道穿越,也不知道重生,他只能借着现有的情况,想象许哲极其背后黑手,也就是其座师钱凤学的手段了。

  钱凤学,虽说和李泽源同为儒家学说的领头羊。但是对比李泽源的长袖善舞,钱凤学却更加强硬一点。按着他的说法,世间道理,无外乎非黑即白。当然,若是坚决的说钱凤学支持是儒家学说,也不尽然。

  按着李泽源这些年的观察和理解,钱凤学支持的应该是皇者学说。也就是一切都是圣上的,包括国土,包括思想,包括所有的一切。

  心学这些年逐渐壮大,甚至已经开始隐隐影响了圣上的决策,钱凤学不能忍受,因此断然投身与心学相对抗的儒家,甚至逐步壮大,发展成一个大的集团。但是随着儒学的壮大,很多时候也开始不得已而为之。

  很多时候,为了儒学,钱凤学虽说不情愿,但是也没有太过纠缠。但是儒学所作所为一旦涉及国法纲纪,便是钱凤学最为难以忍受的一点。最为明显的举动,便是三年前的柯正元案。

  一个普通的学子代考,最后灭口案件,因为涉及宗家,心学一度想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没想到在儒学知道之后,瞬间曝气,集中发力导致心学灰头土脸。如果是儒学之前不知道,那么在柯正元家的忠仆血溅闻灯鼓的时候,也该全部晓得了。

  只是其中利益划分,多多少少,实在重要。心学想要再最短的时间内消除痕迹,避免在圣上面前留下不好的印象。儒学想要趁机捞取足够的利润,最好趁着心学自顾不暇,获得足够多的收益。

  双方明思暗涌,却在表面上保持了一致:至少在利益达成一致之前,不可让圣上知晓。

  谁知道第二天一纸奏章,把所有的一切都摊在开阳光下。

  心学丢了一个礼部尚书的位置,和一些鸡皮旮旯的小地方,却没有伤到要害。除了更加怨念儒学,并且在朝廷上开始名正言顺的敌对儒学,攻击儒学,其余相安无事。而儒学,明眼看着是没受什么大灾,甚至得到了些许优惠,但是实际上,却是丢掉了一直以来在朝廷维持的‘透明’身份。

  从那天起,儒学再也没有办法韬光养晦,在心学不在意的角落里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