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段时间不说纨绔子弟,便是家族普通子弟都被约束着走动,就怕被这群鬣狗缠上。

  在这个时间点,若是再借用赵家的权势给予那许延年压力,一旦被上面几个闻风启奏的御史晓得,说不得又是一笔烂帐。

  赵太守旁的不行,耳根子却是软的。当即恨恨说到:“难道就这样让他过去了?”

  “天长日久的,机会总是有的。”一时之间也想不出招来,赵主簿只能缓言安慰。

  “天长日久,哼。”赵太守又是一声冷哼:“若是真的让他许延年把水道给引了,这年终考评可就是铁打的功绩。到时候不要说我,便是史静安那位吏部尚书,也没胆子弄了他的功绩。”大明朝律例,对于重大水利设施,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阻拦,年终考评更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赵家虽说是累世公卿,但是对于建立大明朝的这位铁血先祖也是不敢有任何的不敬。

  话说到这里,赵主簿也没了法子:“既然不能阻拦,不如就参与进去吧。”料想以那许延年的脾气,想要摘了他的果子,不吐个三斤血肯定是不行。正值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你倒是想得好,这上面的想法还没有决定呢,下面都开始一家亲了,你是不是闲我的太守之位太过安逸啊。”想到这里,赵太守对于赵主簿是愈加的不满,又降低声音嘀咕了一句:“简直大失水准。”

  一间屋子里就两个人,即便赵太守降低了声音,又如何听不见。只是职场生涯,该听见的不该听见的自然要心中有数。赵主簿也不接话,只是继续自己的想法:“虽说参与进去,但是到了最后,谁主谁从总还是有讲究的。”

  “哦?”这话赵太守爱听,当即眼前一亮:“计从何来?”

  真把自己当做孔明在世了。赵主簿无语的摇摇头:“只是一个思路,具体怎么做还要再想想。”看到赵太守满心的不愿意,赵主簿只能继续安抚:“只是统一了思路,况且那许延年今年的考评占优已经成了铁打的事实,轻易动摇不得。现在我们不管心中怎么想,至少目前还是要维持一下表面功夫的。”

  不止是许延年,那泗水的‘泥塑县令’这次也能借着掘河引流得个好处。安平县令又是赵太守铁打的簇拥。再想想天湖区域三县一体,共同进退,轻易也动不得。但是每年考评,有好的自然要有差的,往年这最后一名都是泗水县令‘笑纳’,可如今这架势,却是悬了。

  只是年终考评还有最后几个月,却是不着急。想了想,赵主簿又把这件烦心事给扔到一边。

  赵主簿这边把烦恼仍在一边,却没想到有人正捡着这个事情说着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