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这两件事虽说动了心学的蛋糕,但是毕竟没有伤筋动骨,又是大势所趋,大家忍忍也就过去了。没想到这李泽源贼心不死,居然开始肖想内阁之位,简直是在滑天下之大稽。

  之前礼部尚书掌握在心学之下,每年总是有些艰难困苦的地方,或是生存艰苦官员临阵逃脱,或是被战乱和当地土人杀害,空余出来的位置或是入泗水这样有个当地的土人监管,每年上缴一定的税收。或是被吏部收回做为手上的筹码来选择自己想要的儒家学子。

  苦地方大家都不愿意去,自然只能找了顺眼的儒家学子去了。没错,即便是艰苦地,也不是谁想去就能去的。至于每年科举之后有资格做官却因没有位置而滞留在京等待的举人,自然就要各显神通才行。

  可是被李泽源这么横插一竿子,愣生生把吏部捞钱的买卖给断了,惹得吏部上下‘民怨沸腾’,只是这些毕竟只是小道,些许县令位置那群上面的大佬还不在意。说到底李泽源虽说给自家门派谋了福利,好歹在庙堂之上还是知道大是大非的。

  只是这次汤阁老的突然去世,着实让心学乱了马脚。之前的‘柯正元’案件余波还未散去,圣上本来对于心学一众人就还持着怀疑态度,外加上经过上次清洗,心学众人一时之间还着实拿不出合适的人选。

  “外有强敌,内有隐患,我们的日子也真是难过啊~”只不过三言两语,赵主簿却是已经推断出大致的环境。一直以来,心学虽说人多势众,但也败于人多势众。众多世家豪门,数代贵族组成的心学,里面山头林立,各有主张。

  都是成百上千年的传承下来的,时间久了,大家过的都是说一不二的日子,自然谁也不服谁。没事的时候还好,一旦有事,尤其是有大事,大家就会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大步调订下来没?”这次内阁之争,按着道理,既然是心学的阁老下位,补充的自然也是心学的人。只是现在儒家上蹿下跳的厉害,圣上那边又心存疑虑,心学能否顺利接替位置还尚未可知。一旦情况不妙,兵家必然会出手,到时候心学两面夹击,拉谁打谁那就是个学问了。

  赵太守摇头,“信息还不明确。”就是说内部轮调还不统一。按照以往大家的心思,自然是同为文明人的儒家更加靠的住,但是坏就坏在李泽源吃相太过难看,才吞下一个礼部尚书的位置,现在又瞄准了阁老之位,按着他的心思下去,简直就是驱虎引狼之策。

  “这倒是难办了,上面风向不清楚,咱们下面也难弄啊。”一旦最后和儒学联手,那么对于邕城县令的态度就要有变化。毕竟上面已经你好我好大家好了,下面总不能鱼死网破不罢休的争斗吧。

  “哼,一介区区县令,有什么好让上面在意的。”赵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