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二十三,糖瓜沾。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糊窗户。

  二十六,炖大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贴吊酉。

  三十的夜里闹一闹。

  初一饺子初二面,

  初三盒子往家转。

  初四烙饼炒鸡蛋。

  初五初六捏面团。

  初七初八炸年糕。

  初九初十白米饭。

  十一,十二八宝粥。

  十三,十四窜汤圆。

  正月十五元宵圆。

  取自《春节民俗》

  百年以后,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逐渐提升,各色吃食玩意也逐渐开始平民话。像是现在,如糖瓜,大肉之类的东西,除了逢年过节,普通乡户人家轻易不会涉及,更不用说堆得比山都高的放在那里了。

  许哲活了二十几年,就之前的年份而言,春节对于他不过是一趟超市,一个可以光明正大收压岁钱的时候。到了后面大了,更是连着唯一的乐趣都被强制剥夺。像是现在这样,越到年关自己反而越忙,事情越多的,实在是少见。

  当然,整个春节,除了每天有忙不完的杂事,说不完的恭喜贺岁,也有吃不完的小吃零嘴。各色小吃零嘴,实在是让许哲这个二十一世纪的‘土包子’开了眼界。

  各类干果蜜饯,鲜果糕点,夹杂着花生,瓜子,核桃,栗子之类的干货,混合着梅子,李子,葡萄,荔枝之类的鲜果,也不知许赵氏是从哪里变出来的,换着花样的上,整整一个春节,许哲就没有吃到过重样的。

  可把许哲乐得像是老鼠进了米缸里,为此还特意央磨着许赵氏,在自己的外衣口袋里缝了个暗扣,紧密的销制牛皮,细密的针脚,细细的把一个小袋子缝在许哲口袋里,类似现代的零食袋,里面塞满了许哲钟爱的各色蜜饯零嘴。

  倒是让许哲在邕城孩子堆里的形象飞速飙升。为何,只因为这位笑眯眯的叔叔随时随地都能在口袋里变出吃的,或甜或咸,总是花样百出。每次许哲一到码头或是学堂,总是惹得一帮子小子围在身边转悠,吃了一样还想着下一样,叽叽喳喳的叫声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在这样下去,这群小子估计也就只认识一个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