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

  而赵太守这种世家豪门则以卫太傅为首,大多出身富裕,衣食不缺。对于他们来说,千百年来的规矩自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轻易不需动摇。因此他们主张无为而治,讲究顺应自然,顺水推舟。因为家族的存在根深蒂固,即便和官家也是各种藕断丝连,因此他们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向来占据紧要位置。

  只是世家大族向来以心学为榜样,除了些许重要的职位,对于下面的中低端官位倒是不大关心,即便儒家逐年加重比例,也没有什么人出来反对。因此两派虽说理念不和,但是一直以来也相安无事,井水不犯河水。

  李明显说的事情就发生在一月之前,因为原先内阁汤族老意外辞世,需得补充一位新的内阁成员。大明朝廷向来以一阁统领六部,所有奏章文书在递呈官家之前都会先到内阁商议,最后交由官家拍板定案,可以说内阁完全凌驾于六部之上,是标准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汤阁老做为标准的心学成员,按着惯例自然也有心学其余人员替补。但是汤阁老去的迅速,豪门世家一时间无法找到恰当的人选,而一直占据中下层官位的儒学成员迫切想要更大的话语权,于是一场阁老之争就此拉开了序幕。

  于儒学而言,这是一场争夺最高话语权的战争。如果成功,那么儒学以后将会有机会对着大明朝廷的高层官位进行渗透;于心学而言,这是对手发起冲锋的号角,一旦破例,以后的失败将源源不断。以钱御史为首的儒学和以卫太傅为首的心学就此在朝廷中展开了一场阁老之争,同时,也是改革派和保守派,寒门学子和豪门世家之间的争锋。

  亚马逊雨林的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一场龙卷风。更何况做为两派首领之间的尖峰对决,很快就给整个大明朝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许哲,不过是殃及池鱼罢了。

  党派之争历来艰险曲折,诡秘多端,除非阁老之位拍板定案,不然这次双方都不会轻易善罢甘休。许哲做为一条被大浪波及到的池鱼,在一片混乱的大环境下,又没有后台帮衬,除了自我保存,毫无其他章法。

  而李明显的书信,无疑就是对于这次波澜的一个解释,一个提醒。而许哲,也在这封书信中,找到了赵太守突然变脸的原因。

  扔下书信,许哲半仰在椅子上,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自己这是好事变坏事,如果赵太守是个同门,自然巴不得许哲做出成绩来,好增加整个学派的竞争力。但若是个对手,自然就要拼命打压,恨不得踩到泥里才好。毕竟,谁让许哲尾巴不干净呢。

  想了想,目前也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了。好在兵家并没有参与进去,而自己之前因为剿匪事情,又帮了张守备一个大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