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高投资与零回报
候老吴家的产业还不像后来,都会找职业经理人去管理。而是吴永年亲自管理,吴永年的经验能力是够了,但是差就差在没有经过系统的管理培训。

  在巨大的利益和“虚假”的市场繁荣面前,吴永年动心了,不仅仅动心,而且动手了。

  在97年,吴永年耗费巨资打造了一条应该说是国内最先进的生产线,甚至正儿八经的组建了一个技术小组,这一点应该说是一个企业转型和发展的关键。吴永年能做到这一点其实并不差,只是他转型的方向走岔了。

  他没有依靠技术转型进入真正的移动通行领域,而是在四五年的原始技术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升级。继续做传讯行业。

  这一个决策差点没让吴家整个都搭进去。

  因为在新设备刚刚调试安装完毕,正准备投入生产的时候,手机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窜入市场并且很快就占领了半壁江山。老吴家的前期投资和巨额的技术升级投入无疑打了一个很大很连贯而且很好看的水漂,只是可惜。最后沉下去了,甚至没有泛起半点涟漪。

  吴家要破产是近年来浙东金平市最轰动消息。

  的确。吴家如果不算上置下来的家产的话,那肯定是破产了。

  整个传讯生产设备厂的员工工资,技术投入,硬件设备的升级贷款以及早期的订单预付款,现在必须退回的部分款子加起来,老吴家足足欠账将近两个多亿。

  这是两个亿,不是两千两万!

  即使是老吴家的家底在那里,这两个多亿一出,恐怕就是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了,而且现在厂子每多存活一天,老吴家的债务就会多增加十万计,这包括设备的损耗,人员的工资等很多东西。

  最重要的是,现在早期下线的产品堆在仓库里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处理,这都是钱啊,只不过这些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堆废铁,甚至连废铁都算不上。

  浙东金平市。

  吴家的祖宅是一栋面积不小的院子,颇具江南水乡的那种青黑色屋檐,不过院子里倒不是那种老旧的古董房子,而是一栋三层的小洋楼。

  除了儿子吴小龙以外,吴永年还有个女儿已经出嫁,当然,女儿女婿现在仍然在老吴膝下生活,女婿黎耀强平日里也帮着他打理家里的产业。

  这一次回浙东,吴永年并没有带儿子吴小龙一起回来,反倒是他自己轻装简从。

  吴小龙的母亲是一个很土气的传统妇人,皮肤白皙,虽然眼角已经出现了明显的皱纹,但是仍然看不出真实的年龄。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