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祸国殃民?【保底第二】
  这经文既长,且难,陶益念,唐雨记,足足一个时辰,一本经书才念完。

  也不管唐雨是否已经记住,陶益便迫不及待的开始作经文释义了

  其实陶益所说长短经,根本不是什么圣人经典。而是他一生所学精华集结而来,此经最早传自他的师尊,却没有今日完善。

  他以师尊所传经典为纲,以自己所学为基础。耗费数十年光阴才得出此经,自命名为长短经。

  此经和圣人之道沾不上多少关系,全都是合纵连横之理,权谋诡计之道,经文中分霸图、雄略、国权、厉害等诸多内容,可谓是涵盖古往今来各种合纵连横。阴谋诡诈之术。

  陶益身怀此经,从未与人道,小小的武陵城也不足以让他施展经文之内容手段。

  这一憋数十年,今日终于能让此经传出去,可想而知其兴奋和激动。

  要知道,但凡有所成就之人,无论其修行境界高低,只要涉及关乎自身修行领域,那自然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这是人之常情。

  而对陶益来说,现在更是如此。

  但见他口若悬河,引经据典,对经文的释义力求简明通达,于细微处更是力求有史为证,那架势恨不得一下就让唐雨领悟经文所有内容,并且融会贯通。

  相比陶益的激动,唐雨的神色却是异常平静,只是凝神细听,却并未有太多的思考。

  偶尔,他还端起茶杯微微品一口茶,每到陶益说到精要之处,他便微微的皱起了眉头。

  “这长短经哪里可能是圣人经典圣人再无道,恐怕也不会让这等阴狠毒辣之经典流传于后世。这经典中所言,几乎全是违背圣人之道的,人性的弱点和黑暗,被裸的剖析利用。

  真应了那句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啊”

  尤其是陶益释义中所说的很多事例,其中涉及到的权谋诡诈之道,唐雨简直就是为所未闻,别说见识,就是想都想不到。

  作为一个现代人,唐雨生在网络时代,也算是见多识广,网上经常会有一些腹黑的经典事情,堪称是奇葩。

  可是那些所谓的奇葩,和陶益所说的种种诡诈奸猾之事比起来,简直是不值一提。

  唐雨越听越心惊,越听越觉得内心震动,大开眼界。

  在他的面前,似乎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身影,这些人个个峨冠博带,口中所说皆圣人之道,暗中所行却尽是龌蹉诡诈之行,一如那东郭南一般。

  从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