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故国神游(66)三合一
  故国神游(66)

  对于这样的弘晓,大事没法交给他办的。

  但人嘛, 总有可用的地方。比如, 在路政署开设的同时,我们是不是得有个专门的文化审批衙门, 比如自从每日一刊之后, 好些人从中嗅到了机会,也想弄个不那么严肃的。咱不谈政事,只谈风月的那种刊物行不行?

  还真行!有人自己找人写, 然后自己刊印, 有诙谐的, 有尺度比较大的, 反正就是有兴趣看的,就来买。意外的还都卖的不错。

  这么栋喜混乱起来,那肯定不行,没有监管哪里行呢?

  乾隆对别的方面不是太在意,别人提点啥想法他八成得不乐意。但若是能更好的把控文人的动向, 那他是十分乐意的。这事只要提一句就能过,像是哪个文人想出书了,那就先找相关的衙门那边审批去。给你登记造册, 之后你的书才能刊印。完了之后卖出去才不是非法的。

  如今不是修书吗?把能找到的书都给排号, 将来查起来也好查一些。

  四爷管这个叫文管署。

  他这么一说, 十四就闭嘴了,觉得他四哥果然还是比较心疼十三家的孩子。瞧瞧,文管署一听就跟路政署事同级别的衙门。路政署那真是劳心劳力累的吼吼的, 找银子找人死盯着就怕出岔子。可文管署呢?坐在那里,等着下面的衙门把需要审批的东西送上来,然后坐在那里看看,行就行,不行就说哪里不行。风刮不着,雨淋不着,就是审的严格一些,这也是为大清好。便是出了事了,一两本书,能是什么大事?难道弘晓傻到会放一些对大清不利的书出去。所以啊,只要不跳出这个框子,就不会有大祸。

  这个差事级别高,差事轻松,但说起来未必不看中。毕竟这种言论的管控,非信臣不可托付。

  他顿时就有点酸溜溜的,“四哥就是偏老十三。”

  四爷能气死,就你家那儿子孙子,叫干这个活,他们坐的住不?一天天的,跟撤了嚼头的马驹子似得,就没有他们祸祸不到的地方。他抬眼了十四,“那把弘晓换下来叫弘暟去?”

  弘暟去不了!

  十四的头摇晃的跟拨浪鼓似得,这小子性子有点大而化之,压根就不是干那个的料。

  看吧!四爷白了他一眼,这才道:“明年开春,叫弘暟去南边,橡胶园得建起来,这事非常要紧。叫弘暟跟弘晗一道儿去,这事要是办的好了,给一个铁帽子爵位都当得。”

  铁帽子吗?

  十四心里一喜,嘿嘿知笑。这差事要紧,但也很辛苦。得沿着南边一条线横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