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钱我等下回去拿给你,怎么还你们自己商量,这次的事就当是花钱买教训了。”

  对余喜龄来讲,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不过欠条还是要收的,并不是在意这一百块钱,而是想让他们好好记着这次的教训,出门在外都要多留几个心眼。

  拿到钱把问题解决了,徐志鹏和余喜山两人颓废了几天,又重新开始每天跑省城了,虽然这次吃了亏,但跟收废品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在省城呆了这么久,早摸清了收与卖的差价,也知道几个有信誉价钱公道的大回收站,不用老表带自己也能做。

  而且徐志鹏已经知道余喜龄回家就把欠条撕掉的事儿,心里又愧疚又感动,劲头比先前更足了一些,余喜山也是,两人打定了主意这个暑假要把学费攒出来,同时还得把欠债还清。

  余喜龄也忙着,现在省城又多了一家做豆腐的,余喜龄本来还挺高兴,以为是前世的师傅携家带小回了县城,结果跑过去一看,竟然不是,不过这老板她认识,是师娘家的亲戚,以前也是师傅家豆腐坊的员工。

  问过了才知道,师傅一家本来就不想回县城,回来一看发现县城里已经有了一家豆腐坊,试过之后发现味道品质一点也不差,就更加不愿意回来,找亲戚借了钱直接去了省城发展。

  至于他们,跟着师傅一家在外地干了十来年,好不容易回来便不太想走,干脆就出来自立门户了。

  余喜龄买了两块豆腐,看着熟悉的娄记叹了口气,上辈子师傅一直后悔没有在省城落户发展,没想到这辈子倒是因为她的缘故下定决心去了省城,也算是歪打正着了。

  “这豆腐味不错,跟咱们家的比还是差了那么点儿。”余喜华用余喜龄买回来的豆腐炒了两个菜,她厨艺方面有天赋,尝味也比一般人要强一些。

  余喜龄尝了尝,这豆腐跟她师傅的手艺差了不少,跟她的也有差距,不过口感也不错,一般人吃不太出来。

  “这会不会影响到咱们的生意?”余喜华有点担忧,她们在城北这边,娄记在城北那边,但县城就这么大,实际上隔得并不远。

  余喜龄摇了摇头,如果是她师傅来可能还有些影响,现在的娄记主要以零售为主兼了一个小饭店,影响她们的可能性并不大,何况她们在县城大半年,不管是口碑还是品质都是数一数二的,除非来价格战,否则余喜龄不惧任何竞争对手。

  而且上辈子娄记就是在城南发展,所以余喜龄到了县城默默地选定了城北这一块,把城南留给娄记,事实上城南那边工厂多,学校医院也有,比起城北来市场更大,就算余喜龄一开始选择在城南也没人能够指责她。

  学一门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