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选择了放弃,余建国也犹豫来着,结果被余爷爷强逼着去报了兵,顺利征上了兵。

  一人当兵全家光荣,刚开始的时候余二婶心里还挺骄傲,开始也好好地相安无事,但时间久了心里就越来越不平衡,凭什么余建国当兵出息领津贴,他们两个要在家刨地养老人挣工分?

  尤其是余建国退伍回来进了乡镇府后,余二婶心里就怨上了,都是儿子,怎么两老当年压着大的去怎么没压着小的去呢?

  如果不是两个老的偏心大的,自然会把其中的利害关系说给小的听,而不是二哥一说,就顺理成章地应下来,转头就去给大哥找关系,留他们在乡下种田,说不定她现在也能混上个连长夫人或者主任夫人当当。

  更别说余建国当兵没多久,她就进了门,忙活家务伺候田地老人,余建国的津贴却一分落不到她手里。

  两个老不死的咬死了要替大儿子存老婆本,她闹也闹了最后没法子怂恿着分了家,眼不见为净,只是心里难免意难平。

  都说老儿子大孙子,到了老余家这里全掉了个个。

  本来两家不远不近地处着,也还过得去,后来却因为镇上木器场招工的事,两家彻底闹翻。

  余二婶想让余二叔去上班,当个吃皇粮的工人,正好余建国有认识的人在里头管事,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结果求到余建国那里却直接被拒绝,转眼余建国就介绍了别人进去,两家的关系坠入冰点。

  再后来就是余建国因伤退伍,想拿回他存在父母那里的津贴,补偿乔爱国的老父遗孀。

  但那时候余奶奶身体不好,那些津贴每个月吃药看病就要花去大半,这些余爷爷、徐招娣每次托人给余建国去信的时候都说清楚的,余建国最后拿到手上的只有小小一部分。

  余建国自己算了一笔帐,觉得钱应该不止这么点,尤其是看着余二叔家新砌的砖瓦房,更加认定了父母是拿了他的津贴去补贴弟弟弟媳一家,心里也有了疙瘩。

  两兄弟互相责怪父母偏心,到最后闹得他们小一辈也是这样认为,上辈子余爷爷余奶奶为了两个儿子劳累一辈子,也不过落得孤苦终老的结局。

  “我说这些也不是怪你们两老,当初二哥自己不长进怪不得别人,这些年也是我一直转不过弯来,一直阻着二哥尽孝,在这里我给你们二老赔个不是。”余二婶说得动情,端起酒杯敬了一杯酒,说得余奶奶两眼泪花。

  不管余二婶这话是真是假,听着总是顺耳的,余爷爷眼光微润,心里也止不住感叹。

  好好的一家人闹成这个样子,心里最苦的还是他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