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忽悠出来的赚钱法子
��求理想中的未来。

  古时通讯交通极其不便,信息传递同样极端闭塞:一个压根没出过蜀地的李白都能知道几千里路之外剡县的大名,向往剡县的风光秀丽,可见剡县的自然条件绝对适合发展旅游业。

  李白是真到过剡县,杜甫也来过,但剡县所在的地方如今叫做“嵊新盆地”,而在唐代时压根就是一个县的地盘:那是因为50年代盆地南侧的一大块辖区从剡县分了出去,成为新昌-县。

  而剡县自然风光也被一分为二,这导致后来这几十年,剡县旅游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有点不上不下的味道。

  不过这会张楠想到了隔壁东阳的旅游发展方式:一个巧合,在96年东阳旅游业异军突起,20年后更是享誉全国!

  你可以不知道东阳在哪,但只要你家里有电视机,那你百分之一百看到过东阳!

  “癞头不癞山,癞山不癞头。东阳的朋友们,不好意思了,既然咱想到了这码子时,那以后就没你们啥事了……”

  托马斯等人忽然看到老板似乎自顾自的笑笑,也不知道他在想点啥,有点奇怪。

  绕口令似的两句话,那是因为以前由于卫生条件和气候原因,剡县有不少人脑袋上生“癞子”、不长头发,但剡县的山却是郁郁葱葱,几乎没有秃顶山。

  而西边的邻居东阳就有意思了:人脑袋上长“癞子”的几乎没有,山反而几乎都是“癞头山”。不是树被砍了,而是因为东阳的大部分山峰上半部都是石头,压根不长东西!

  所以剡县老百姓中间就有了“癞头不癞山,癞山不癞头。”这句俗语,来形容两县的特色。

  “既然到处都是癞头山的地方都能发展旅游,还整得全国知名,那我们剡县也绝对可以!”

  一有这心思,去文管会的兴趣也暂时变得不是那么特别大。

  但既然已经近在眼前,那还是去看看。

  不过大概是老天爷知道了张楠这会兴趣不大,一到这会文管会的那处小的可怜的办公场地,竟然发现今天只有一个人在值班。

  “你们张恒主任呢?”

  王德顺问值班的小伙子。

  “张主任去地区里了,就为了前些天那座古墓的事。”

  小伙子也见过王德顺,但也不知道为啥,一说这个脸色都变了变。

  张楠在边上心里一笑,猜测这个年轻小伙大概是一说那玩意,就想到不少别扭的回忆:每个行业都有它的为难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