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虚君政治
牙,吴国之伯嚭,唐之杨国忠,宋之秦桧、蔡京,元之阿合马,本朝之严嵩!若是我们将君权限制,君王无权提拔官员,只能士人才有提拔之权,自然朝堂里面是众正盈朝了!”

  “那若是又奸臣篡国该当如何?”

  “这就是一个分权制衡的问题了,简单来讲,就是组建内阁,内阁各有职司,但是由首辅统筹,各官员相互拮抗又相互扶助,自然可以确保帝系一统,大明万年!”

  “伯阳此说乍看离经叛道,却暗和圣人之论,发人深思!”张溥没有明确表示支持,但是也指出这种说法有一定价值。

  看着众人陷入沉思,柳旭暗自偷笑,他这番理论不过是后世玩剩下的分权制衡和虚君共和,若说新意实在没有,只不过明人没见过世面,自然觉得别开生面。他根本无意搞虚君政治,但是眼下他手里的本钱不多,只能拿画饼来收买人心,争取同盟。

  “诸位,这些说法都是往后咱们士人把持了政权之后的事情,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最重要的就是要迈出第一步。那该如何走着头一步呢?那就是这‘乡间议会’了,这个说法在我的著作里面已经多次阐述过了,想来各位都有认识,试想,若是这天下乡村有一半都有乡村议会,咱们士人该有多大的权利?有这样的权利,还怕不足以驱逐小人,让朝堂上充满君子之争而非小人之争吗?”

  政治斗争说白了都是利益之争,正如君权相权之争延续千年一样,士人阶层如何不想扩大自己的权利,只是他们先天上不占有权利,只能从君王那里分权,因此在斗争中容易处于下风。除非是遇上万历那样不理朝政或者弱势的君王,他们很难真正成为这个国度的统治者。但是眼下不同,眼下柳旭给他们指出了“乡间议会”的揽权法门,由不得他们不动心。即使他们不动心,天下六十万无法做官的士人自然有人动心,这一点柳旭从不怀疑。

  果然,张溥沉思了一会之后击掌轻叹:“柳兄果然是才气纵横,竟然能想出这种妙法!若是真能实行,不仅可以播教化于村寨,传文明于妇孺,更可以使得天下士子有个地方可去,将所学之圣贤之道用于百姓日用,的确是高论!”

  张溥是应社众人领袖,他既然如此说了,其他人也不住点头道:“的确有理,的确有理!”

  见张溥支持,柳旭再接再厉,又继续说道:“有人说我这法子乃是自出机杼,但是各位,须知这时移世易,三代以前有三代以前的治理方法,三代以后有三代以后的治发。别的不说,三代是没有这海贸、没有这织布工坊、没有这出版印刷的,难不成还要固步自封,把这海贸禁了,把这织布工坊、印刷坊给禁了?当然不行!那么怎么办呢?则应该因时制律,因地制宜,太祖初定天下时天下士人还不够多,自然不能行这士人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