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聚宝盆二
坊,误打误撞的生产出了比李煜这个水泥发明者生产的水泥性能还要好几个等阶。

  唐代可没有专利一说,开水泥坊的商人们可不会付李煜专利费。

  两京地区的水泥市场完全被李煜的璇玑商行所垄断,璇玑商行又并非李煜一人所有,里面的股东涉及了朝中众多权贵。两京的商人们可没胆量撸虎须,去权贵的碗里抢口饭吃。台湾就不同了,璇玑商行的水泥连南方的业务都没开展,更别说海外刚开拓的台湾岛了。

  没看到台北县城,不论城墙、街道还是官衙,用得都是夯土吗?半点水泥的影子都没见着。

  在台湾生产的水泥多了,本地用不了,完全可以运回江南、淮南、岭南去销售啊。水泥这么好的建筑材料压根不愁消路,何况南方尚无竟争对手。

  商人们的脑子可精着呢!

  商人们误打误撞,利用大屯死火山群蕴藏的丰富粘土矿,生生将台北发展成了大唐最大最优质的水泥生产基地。

  南洋是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林木腐烂极快,用夯土木材建造城池根本用不了多久就会在一场暴雨下垮塌,必需得用水泥修建城池。

  以至李煜在开拓南洋,实行筑造城池以点控面的计划而长期依赖台北生产的优质水泥。

  ……

  随着台北盆地内相继发现的石灰石、瓷土、粘土、耐火粘土、明矾、硫磺、铁矿、水银。再将范围从台北盆地向外扩大到整个台北,发源于基隆山的基隆河里的金砂,两侧山岭里丰富的金矿。基隆港外的棉花屿上存储了上万年的鸟粪化石,基隆港东海岸至基隆山里丰富的煤矿。

  囊括尚未发现的东亚最大的金矿产地金瓜石处所蕴藏的金矿、铜矿,苗栗的石油和尚未征服的宜兰地区的石墨。

  矿产种类之丰富,煤、粘土、金矿、硫磺、石灰石矿更是以富集、品质好闻名于后世,使台北当之无愧的称为聚宝盆,台北盆地则是小聚宝盆。

  当然啦,做为开拓台湾岛始作俑者的李煜,对自己捡到一块宝地还一无所知。心中唯一记得的只有位于基隆河上游一带那富集度乃东亚之最的金矿了。

  台北盆地各类矿产的发现,相应的工坊如雨后春笋涌现了出来。缺乏工坊劳动力,开办工坊的权贵、富商们选择花钱租都督府里的奴工使用,都督府也很乐意将手中以往征讨番社所俘获的上万奴隶出租给他们赚一笔钱。

  开办工坊需要相应技术的匠人,台湾本地又无法解决需求,权贵、富商们只能从大陆招募一批匠人前来,额外给台湾带来一小波移民浪潮,还都是身怀技术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