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负荆请罪
��率毕方卫压阵,凡是后退的新罗军,无论兵将一律就地斩杀。

  被高崇礼带领毕方卫在新罗军再一次溃退时,上前将后退的新罗军一连斩杀七八百人,用血淋林的事实狠狠震慑了一番新罗降军,逼迫他们再度发起强攻,有一人回头即斩。

  背后凶神恶煞般的唐军犹如死神一样缠绕在新罗降军的心头,再无一人胆敢后退一步,宁可冒着城上守军的箭矢也往前,心理想着早日攻破道临城,结束这炼狱一般的日子。

  三个时辰后,道临城在新罗降军不顾生死、前仆后继的猛攻下城破,县令居尸知战死于城头。

  黑齿常之下令将他的头颅割下来用石灰保存好,再遇不降的城池,就将他的头颅抛入城内进行威慑。

  道临城死战不降,依燕王的命令自然是要屠城的,但此次黑齿常之决定驱使降军屠城,让他们手中沾满自己同族的鲜血,往后才会死心踏地为大唐效力。

  至于城中的战利品,自然是唐军得九成,新罗降军得一成,抓到的美貌妇女皆归唐军将士所有。

  拿下了道临城,黑齿常之率军依李煜先前的命令,沿新罗东海岸南下,兵至达忽郡。

  达忽郡郡守紧闭四门,扬言要为大王尽忠,可当黑齿常之将道临城县令居尸知头颅抛进城内后,这货慌立慌张的大开四门率军出降,还学起了华夏历史上的廉颇负荆请罪。

  令人尴尬的是,黑齿常之原是百济人,降唐后一直任职于熊津都督府镇守百济旧地,从未去过大唐本土,对华夏历史文化知之甚少,负荆请罪的典故更是从未听闻。

  加上未亡前的百济与新罗可谓世仇,两国交兵上百年,黑齿常之从军以来先是为了自己的国家与新罗打,后来百济亡后降唐,为大唐与新罗打。

  与新罗人几十年的交战令黑齿常之对新罗人打心底里没有好感,认为新罗人不过是一群亡恩负义、过河拆桥的无耻之徒罢了。

  原因很简单,历史上的百济与新罗可是对抗北方势大的高句丽的盟友,可当两国联手将高句丽打的大败退出富饶的汉山河流域时,新罗马上就翻脸不认人,对百济发起偷袭,大败百济而独占汉山河流域,从此国力大增。百济为求存,更恼恨新罗的无耻行径,转而与高句丽结盟共击新罗。

  此举与两年前新罗联手大唐攻灭百济、高句丽后,乘唐军主力撤回本土时,乘机发难攻占大唐统治下的百济、高句丽旧地何其相似。

  李煜就此评价新罗,就是一条地地道道的白眼狼,与一千三百多年后,他的后人朝鲜、韩国可谓一脉相承。

  真所谡子承父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