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开始(三)
��作挣出来,根据地里头没人敢对游缑的工作表示质疑。路辉天也不敢。

  徐电默默的听着大家的辩论,心里头百感交集。监察部门本来就是个得罪人的职位,众人与徐电的私交都不咋样。而且陈克处罚了徐电之后,也没人敢给徐电出头。除了华雄茂亲自跑来问过原因之外,其他人连来询问徐电的都没有。这种孤立无援的感觉很糟糕,徐电虽然身处坐满了人的会场,却感觉自己完全被孤立了。

  但是仔细听着大家的讨论,徐电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徐电知道陈克说的也没错,任何法律的执行都需要诸多配合。在这点上,徐电并不认为司法系统应该凌驾其他组织之上。就跟男女平等这个政治理念一样,各个部门执行的时候,都会遇到问题。徐电也知道,法律不是万能的。让徐电不能接受的其实只有一件事,就是法律不能成为最后的遮羞布。其实在满清也好,在日本也好,法律都是最后的遮羞布。平常的时候法律倒也在维护着社会的基本秩序职能,看着倒是威风八面。但是一遇到权力的介入,法律立刻就成了任人操纵的工具。

  徐点在东京大学法律系的教授们对此十分不满,他们认为法律是不容许被这样玷污的。而日本的明治维新根本就没有树立起法治社会的概念。在法律面前绝非人人平等。徐电跟着陈克前来安徽革命,而不是留在北京找份差事。是因为陈克所描述的人民革命给了徐电一种感觉,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必然会建成。既然是人民当家作主,那么遵守法律就该是人民的义务。但是陈克让徐电感到了失望,即使是陈克这样的革命者,也不认同法律不可玷污的神圣性。

  这倒不是说徐电本人是一个完全不通世情的毛头小子,即便是在法律系专业里头,大家嘴里不管如何说,心里头也都知道,法律不是万能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民法讲民不告,官不究。”也就是说,如果没人告官,那么不平等甚至违法行为是可以继续存在的。就如同婚姻法里头关于女性出嫁后土地也会脱离了父母的家庭,随着出嫁的女性自动转到新组成的家庭里头去,但是如果有人私下玩弄什么手段,只要没人告官,这种事情就是可以存在的。

  徐电不认为法律就可以做到完美无缺,他不满的只有一点,陈克不能接受法律不受其他的影响,陈克不认为法律不该受政治的控制。如果是陈克执政,徐电对陈克还是有信心的。他不相信陈克会通过玩弄法律的方式来达成个人的目的。但是人治是没有前途的,不能确立法律不会被玩弄扭曲的制度,陈克死了之后怎么办?

  正在徐电左思右想的时候,关于男女平等问题的辩论已经到了最后。游缑提出了“劳动最光荣”的政治理念之后,再也没有其他同志愿意出来反对了。《婚姻法》草案随之得到了通过。看到这个结果,徐电暗自松了口气,至少到现在为止的讨论都在他能接受的范围之内。陈克坚守着徐电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