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no_name
�二就是一定要明白,现在的问题是要发展生产力,让百姓们能够多生产出吃的来。三则是要组建起真正属于老百姓的组织——农会。

  陈天华对陈克可是非常佩服的,既然陈克这么说,陈天华就真的去贯彻陈克的三条建议。其实陈克只是听说过陈天华的大名,因为历史上陈天华在1905年自杀,所以对于陈天华的“可能性”,陈克并没有概念。这也是陈克为什么要把陈天华留在河北的原因。陈天华是个能看到当前表面问题的人,能提出比较深刻问题的人。至于如何找到解决当前中国问题的办法,陈克身为后来者,他对这时代人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极低。

  历史已经证明,只有进行一场彻头彻尾的革命,将旧有的一切秩序粉碎,在中国将重建一个新的秩序。这样才能够拯救中国。任何改良主义都是扯淡。

  陈克一直很不解一件事,工业化时代与农业时代本来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社会情况。为什么总有人身处工业时代,然后死抱着农业时代的那些“温情脉脉的面纱”不放手呢?哪怕到了二十一世界,这种傻瓜依然层出不穷。这帮人基本上都自称“公共知识份子”,绝大多数都有一个特点,他们尊崇的不过是中国农业时代那种“读书人”的地位。认为自己认了些破字,读过几句酸文。就可以高高在上了,天生的应该享有权力了。这帮人多数推崇什么“民国范”。

  所谓的“民国范”的民国,就是这种读过些书的“公共知识份子”在社会中居于高位的时代。这些21世纪推崇“民国范”的无一例外,都是些自认为读书人高人一等的家伙。

  由于陈克对陈天华很有好感,但是既然没有陈天华1905年后在历史上的痕迹,陈克就必须让陈天华证明他自己不是这种“民国范”。因为陈克其实有一个很认真的想法,如果他当了权,这些“民国范”的前辈们根本别想拥有一丝一毫的政治权力。哪怕是橡皮图章的政协会议,陈克也不会给这帮人任何机会。所以陈克非常希望陈天华能够经受这样的考验。

  当然,这也是陈克不知道1906年安徽会有这么一次大水。在灾区,陈天华绝对能够经受更加严酷的考验。如果知道的话,他就会把陈天华给带去安徽了。

  陈天华并不知道陈克的真实想法,他只是知道陈克让他在河北实践一条非常辛苦的革命道路。利用已有的社会矛盾发动革命这种事情,陈天华参与过。但那都是社会中层对满清政权的不满,这些人或者出于义愤,或者因为长期积累起来的经济矛盾。

  在河北,陈克要求陈天华研究一下底层百姓对革命的需求。百姓们到底需要什么,他们的革命需求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怎么告诉百姓一个事实,如果不革命,他们永远没有未来。

  陈天华问及陈克,怎么与百姓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