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金安汤
�尘世所欠的孽债今生难以偿还,能得到徐先生恩赐,已经是天大的福分!”

  静海“哼”了一声。

  黄仙姑眼珠灵动一转,身子趴伏的更低: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小女子非是贪得无厌之人,但既为人,也难以脱俗。既然苍天眷顾,让小女子连遇两位贵人,那小女子就厚着脸皮,斗胆再求一个封赐。”

  静海眉毛一拧,“鞥?!你胆子倒是真不小,居然还不知足?”

  我在旁边算是听出来了,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可黄仙姑明显是在这短短时间内有了巨大的变化。而且它的变化,似乎竟是拜我所赐,和静海和尚没大关系。

  静海老丫刚才得意忘形,刚想过把皇帝瘾,却让我给拦下了,他这是又犯了小性,装腔作势的,非得让黄仙姑再拜求他一回啊!

  我忍不住对黄仙姑说:“万事都要适可而止,贪心不足多半会适得其反啊。”

  黄仙姑竟似冲我递了个眼色,随即又低下头,声音几近谄媚的对静海说:

  “小女子不敢过望奢求,就只恳求大师,赐我一个名姓吧!”

  “哦?”静海眯起了眼睛,“就只求名姓?”

  “对!就只求一个名姓!”

  静海绝对是虚荣心得到了满足,一手摸着光溜溜的下巴,摇头晃脑了一阵,忽然指着义庄的后墙问:

  “咱家且问你,你可知这义庄是何人所建?建造这义庄的人,现如今可还有子嗣后人留存于世?”

  黄仙姑忙答道:“小女子在此修行近百年,就只知这义庄原本是四灵镇一个卸甲归田的将军所建,名为汤家义庄。至于汤家有没有后人留存,小女子实在不知。”

  “汤家义庄……”

  静海沉吟片刻,眼皮一翻,又垂眼看了黄仙姑一会儿,拿腔拿调的说:

  “听你所言,并没有位列黄家香堂的奢求,若要取名,那便不能够姓黄。咱家看你毛发锦绣,似皇室金缎一般,鞥……就赐姓你‘金’吧。名字嘛……”

  老和尚忽然看向我,眼中透出些许狡黠,转而又对黄仙姑说:

  “你占据的既是汤家的产业,那名字中有个‘汤’字理所当然。你得徐老板赏赐在先,咱家就做主,从他本姓大名中取一个字给你。这么地,从今而后,你就叫金安汤;自此义庄往西一百里、往东二十里、南北相间百里之内,就都是你金氏草头仙的所辖之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