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苏门学士
>   不等墨干,苏轼又是大手一挥:“甘兄,如何?”

  甘奇低头去看,下意识开口就喊:“六六六!”

  苏轼闻言问道:“甘兄所言六六六是何意啊?”

  甘奇一脸尴尬,答道:“就是好,绝顶的好。”

  苏轼点点头:“嗯,甘兄慧眼,我子瞻下笔,没有不说好的。这幅图就赠与甘兄,当作你我结识的伴礼。”

  甘奇哪里还会拒绝,俯身就去吹墨,待得墨干,连忙收进书房。这幅画若是放在后世,随便拍卖,也是几个亿起步。就算是在大宋朝,待得几年,也是天价。

  前后伺候的吴巧儿,又一次把酒壶打满,由自内心的微笑挂在脸上,心中如吃了蜜一样的甜。

  曾几何时,自家这个乖官还能结识到文人朋友,还能与文人在酒桌上吟诗作词,这当真是吴巧儿以往不敢想象的事情。

  酒酣胸胆尚开张,这是苏轼写过的词句,用来形容此时的苏轼再适合不过。

  觥筹交错,杯盏不止。苏轼说着眉州与成都的风流韵事,说着年少轻狂时,止都止不住。

  父亲苏洵早早回客房休息,弟弟苏辙面带崇拜看着兄长。

  还有一个只会喊六六六的甘奇,津津有味。

  摇摇晃晃的苏轼,二更初歇,天亮又起,直感觉神清气爽。

  院内的甘奇,正在与周侗来去着手脚,听得周侗指指点点,练得不亦乐乎。

  苏轼近前,开口道:“甘兄,原道还你练武艺啊?文武双全,佩服佩服。”

  若是单单一个人练武,苏轼是正眼也懒得去看一下的,这个时代就是如此,练武的那是下等人。

  但是甘奇练武就不一样了,昨日填词一曲,词作上佳,又有满屋的藏书。甘奇这就叫文武双全,让人佩服。

  甘奇停了手脚,笑道:“子瞻兄过奖了,强身健体罢了,厅内用粥,请。”

  苏轼也不客气,往大厅而去,苏洵苏辙已然落座在吃早饭,苏轼便也开始吃了起来。

  甘奇落座一旁,开口问道:“子瞻兄此番入京,可有门路?”

  门路,对于读书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是拜师也好,是投帖也罢,总要让人知晓文才,赏识一二,如此名声能起,考试也有好处。

  苏轼闻言答道:“我父与欧阳学士投过帖子,此番入京,当先去拜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