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你就记着今日
��同意苏轼之言,便把案几上的一柄剑取下,亲手挂在腰间佩好,然后拔出一看,寒光一闪,甘奇有言:“好剑!”

  苏辙答道:“重金打造,最好的铁,早已百锻成钢,去那铁匠铺,恰巧遇上,本是殿前司要的刀,被我兄弟买下,成了三柄剑。”

  甘奇拿着剑左右挥了一挥,剑法一途甘奇并不熟悉,却也挥得极为高兴,口中一语:“杀人之剑也。”

  苏轼豪气也起:“来日当杀人,锄奸除恶,西北杀狼。”

  有些时候,人与人之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脾气”。能不能真正对脾气,才是人与人之间关系能不能真正亲近的最重要的原因。

  此时的甘奇,只觉得这个年轻的士子是真正的对脾气。

  甘奇把剑收入剑鞘之中,与两人说着曹杉的案件,苏家兄弟也未走,等着下午开堂审理。

  午饭刚罢,包拯已然在更换官服,佩戴官帽,玉带。

  昨日之案,今日开审。

  整个汴梁城,谁也不会想到包拯会如此行事,更是谁都猜测不到今日开封府会开堂审理这件牵涉甚广的大案。

  连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乃至尚书省,不说反应了,连知晓都还来不及。

  包拯已然把惊堂木拍得劈啪作响,先带众多从犯。

  从犯之中,硬气之人无数,上堂而来,即便挨了板子,依旧一句不言。

  却是那不硬气的人,也不少,上堂跪倒,板子还没有起,竹筒倒豆子,早已一通说。

  司马光亲自执笔记录,着人签字画押。

  “庄喜贵,杀人从罪,念你坦白有功,判牢狱三年,出充徭役。”包拯宣判。

  堂下之人已然大喜,口中拜谢。坐牢三年当真算不得什么,坐十年二十年也算不得什么,因为当今官家三不五时就要大赦小赦一番,说不定下个月就能回家了。唯有徭役多少有些震慑力。

  “带下一个……邓五通。”包拯低头查看着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流程手记。

  不得片刻,包拯怒道:“脊仗来打。”

  当堂用刑,噼噼啪啪,哀嚎不止。包拯又道:“有人举报你从罪杀人,你可认罪?”

  举报之上,就是上一个获刑三年的庄喜贵。倒也不能说是举报,而是他老老实实回答了同行相熟的几人是谁。

  “哪个杀千刀不得好死的举报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