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我还没想好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1)
�下来的工资,每月存五六百,快一年了。屋里没发现现金,所以初步推断,凶手的动机是为了钱,而且凶手已经拿到钱了。”

  吴端一边说着,一边打手电观察着地面。

  非常简陋的红砖地面,有些地方的砖还活动着。

  “没法采集鞋印。”吴端道。

  “嗯,我看指纹也没戏。”闫思弦应了一声,伸手从支撑油毡的木柱顶取下来一只竹篮。

  竹篮挂在木柱顶伸出的一截椽铆上,“我看现场勘察记录上,梁涛的存折就是从这篮子里找到的?”

  “是这儿,没错。”吴端也凑上来。

  只见大篮子里还有个不带提手的小竹筐,竹筐里有三个鸡蛋,天热,鸡蛋放得时间太久,分量已经很轻了。

  吴端小时候曾领教过臭鸡蛋的威力,吓得腿一哆嗦,小心翼翼将那竹筐拿起来,并道:“梁涛的存折和身份证就藏在竹筐和竹篮的夹层里,这是屋里唯一能藏东西的地方。”

  闫思弦将竹篮放在灶台上,又去检查屋门,“啧”了一声。

  “也没个锁。”

  “在农村,像梁涛这样一贫如洗——至少大伙看来他是一贫如洗——的人,不锁门也算正常。”

  吴端觉得有点好笑,似乎只要碰上农村情况,闫思弦就不太灵光了,所以他解释的时候闫思弦听得很认真,好像随时能掏出个本子来记笔记划重点。

  吴端忍住笑,继续道:“眼下的情况就是,这房子提取痕迹的条件太差,即便有人趁梁涛不在,偷走了他藏在篮子里的钱,也很难从痕迹方面寻找凶手,更不用说定罪了。”

  闫思弦提议道:“那就查都有谁知道梁涛突然得到了一笔意外之财。”

  说完,他自己又摇头道:“不可行啊,我听了南城分局刑警走访村民的录音,村里几乎人人都知道这件事。”

  “很正常,农村本来就是个人情社会,你往地上扔个包子,包子还没从村头滚到村尾,事儿可就已经传过去了。”

  听到吴端这形容,闫思弦乐了。

  “这是我妈说的。”吴端耸耸肩。

  “可真……形象。”闫思弦弯起的嘴角似乎是放不下去了。

  吴端又问道:“录音里还有什么有价值的信息吗?”

  “有三件事,我觉得可以留意:

  第一,梁涛在村里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