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大方镖局
大大的四合院里,陈旧的青砖地上摆着两座刀枪剑戟架,旁边还有两支高耸飘飞的镖局旗帜,上头歪歪斜斜地绣着「大方镖」三字。
在四合院的正中央,有一张老旧的太师椅,椅上坐一名身穿米色劲装,背着淡橘底小碎花长穗袋的年轻女孩,袋子口还别了一串叮叮咚咚的八宝银铃铛,三只小巧朴拙的
手工小布猴子姿态淘气可爱地串在铃铛间,显露出独树一格的俏皮味道。
年轻女孩满头乌发梳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背后,发提旁还簪了朵小小的红色山茶花,小小的脸蛋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红,浅黑近褐色的杏眼澄澈明亮,顾盼之间未语先笑。
她叫袁人,大方镖局总镖头袁识人的独生女儿,今年十九岁。
袁人跷起二郎腿,手上捧着桑皮纸包的油炸花生米,小手拈起一颗又一颗地往上拋,然后飞快地张嘴接住,小小的贝齿嚼得咯蹦响。
她坐在太师椅上边嚼花生米,边富饶兴味地看着院里三名大汉在装束捆箱。
为首的那头熊……呃,是粗犷得像头熊的中年大汉是她爹镖局老大袁识人是也,第二个高高瘦瘦、留两撇胡子的是她叔叔袁笑人,在镖车另一头卖力当捆工,扛着上百斤重的红货还脸不红气不喘的矮胖男人则是她的小叔袁唬人。
说起他们大方镖局,可是打祖爷爷那一代就开始创立了,但是几代传下来,却是一代比一代声势小,局里从威威赫赫三十个镖师,四十个趟子手和五十个车夫,到现在只剩下袁家老小四人.……不过这并不表示现任袁总镖头本事不济,跟乃祖不能相比,而是坏在镖局的名字。
大方、大方,就是大大又方方,每一代的总镖头都是生性大方豪爽之人,遇到上门要求走镖的客人,没钱的就不跟人收钱,有钱的还给人打折,有时候遇到打算来劫镖的山寨黑道中人,在打得对方落花流水后,看对方一副灰头土脸的孙子样又觉可怜,忍不住就把保镖所得的银子分给他们一些「济赈」。
有时就快到雇主指定的地点交货了,却在路上碰到一些孤苦伶仃的人家,或是家里快断炊的老小,在不忍心之下,怀里的银子就像流水般一一使出,替人家安家的安家,买粮的买粮:
所以,不出门还好,一出门就会把全身银两花光光,还曾经落得没盘缠回到镖局的窘境。
不过袁家祖爷爷、爷……一直到她爹,人人还是以出门走镖兼做善事为乐,往往在接到镖金的那一那,就注定要落得银光人饿马疲乏的回家,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能
够这样坚持数代不倒,也真�
大大的四合院里,陈旧的青砖地上摆着两座刀枪剑戟架,旁边还有两支高耸飘飞的镖局旗帜,上头歪歪斜斜地绣着「大方镖」三字。
在四合院的正中央,有一张老旧的太师椅,椅上坐一名身穿米色劲装,背着淡橘底小碎花长穗袋的年轻女孩,袋子口还别了一串叮叮咚咚的八宝银铃铛,三只小巧朴拙的
手工小布猴子姿态淘气可爱地串在铃铛间,显露出独树一格的俏皮味道。
年轻女孩满头乌发梳成了一条长长的辫子垂在背后,发提旁还簪了朵小小的红色山茶花,小小的脸蛋被阳光晒得微微发红,浅黑近褐色的杏眼澄澈明亮,顾盼之间未语先笑。
她叫袁人,大方镖局总镖头袁识人的独生女儿,今年十九岁。
袁人跷起二郎腿,手上捧着桑皮纸包的油炸花生米,小手拈起一颗又一颗地往上拋,然后飞快地张嘴接住,小小的贝齿嚼得咯蹦响。
她坐在太师椅上边嚼花生米,边富饶兴味地看着院里三名大汉在装束捆箱。
为首的那头熊……呃,是粗犷得像头熊的中年大汉是她爹镖局老大袁识人是也,第二个高高瘦瘦、留两撇胡子的是她叔叔袁笑人,在镖车另一头卖力当捆工,扛着上百斤重的红货还脸不红气不喘的矮胖男人则是她的小叔袁唬人。
说起他们大方镖局,可是打祖爷爷那一代就开始创立了,但是几代传下来,却是一代比一代声势小,局里从威威赫赫三十个镖师,四十个趟子手和五十个车夫,到现在只剩下袁家老小四人.……不过这并不表示现任袁总镖头本事不济,跟乃祖不能相比,而是坏在镖局的名字。
大方、大方,就是大大又方方,每一代的总镖头都是生性大方豪爽之人,遇到上门要求走镖的客人,没钱的就不跟人收钱,有钱的还给人打折,有时候遇到打算来劫镖的山寨黑道中人,在打得对方落花流水后,看对方一副灰头土脸的孙子样又觉可怜,忍不住就把保镖所得的银子分给他们一些「济赈」。
有时就快到雇主指定的地点交货了,却在路上碰到一些孤苦伶仃的人家,或是家里快断炊的老小,在不忍心之下,怀里的银子就像流水般一一使出,替人家安家的安家,买粮的买粮:
所以,不出门还好,一出门就会把全身银两花光光,还曾经落得没盘缠回到镖局的窘境。
不过袁家祖爷爷、爷……一直到她爹,人人还是以出门走镖兼做善事为乐,往往在接到镖金的那一那,就注定要落得银光人饿马疲乏的回家,但他们依旧乐此不疲,能
够这样坚持数代不倒,也真�